男子,就有多少軍隊,歷史上的大業末年,始畢可汗曾率百萬披甲士陳兵北方,嚴重威脅中原的安全。
突厥又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除了突厥本身三十六個部落外,同時還控制著十幾個鐵勒諸部,當突厥需要發動戰爭時,所有鐵勒部落都要出兵協助,突厥的強大與否,就在於它能否控制住鐵勒諸部。
當年突厥在豐州遭遇慘敗,雖然突厥各部的實力損失慘重,但鐵勒諸部損失並不大,但正是因為突厥實力削弱,無力號召鐵勒各部,草原出現了分裂,才使突厥一蹶不振,迅速衰落下去。
短短的兩年時間不可能使突厥復甦,但可以使突厥得到機會,烏圖部的內訌就彷彿是長生天賜給突厥的禮物。
處羅可汗迅速抓住機會,擊潰了烏扎木,接受了近三十萬烏圖部族的投降,使突厥一下子有了強勢的底氣。
正是有了這種擊敗烏圖部的強勢底氣,使得突厥再次成功召集鐵勒各部會盟,幾乎所有的鐵勒部可汗都來朝覲突厥大可汗,使得原本衰落的突厥又再一次強大起來。
這時,處羅可汗病逝,他的兄弟頡利可汗登基,鐵勒各部又再次出現了離心的跡象,使突厥處在一種極為危險、卻又十分微妙的境地,新即位的
頡利可汗非常清楚突厥所面臨的危局,也知道該怎麼辦?
要想挽回鐵勒各部不再離心,要想挽回眼前的危局,那只有一個辦法,用一次輝煌的勝利樹立起突厥在草原上至高無上的威望,頡利可汗的目光便轉向了南方,從突厥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
頡利可汗看到了中原的內戰,他知道可以利用隋唐間的不和來尋找機會,於是,他派出了兩路使者出使隋唐。
但就在派出使者的同時,他開始大規模集結軍隊,他集結了包括原烏圖部在內的十七萬突厥大軍,又從回紇和薛延陀部各借兵四萬,使他的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五萬。
頡利可汗勒住了戰馬,眯著眼睛打量著不遠處的狼爪山烽燧,他很清楚這座烽燧標誌什麼,越過這座烽燧,也就進入大隋境內,頡利可汗一擺手,止住了軍隊前進。
他翻身下馬,雙膝跪在草原上,繼而將整個身軀都貼在草原上,無比虔誠,彷彿在感受著草原之神給他的啟示,良久,他站起身,轉身大喊道:“騰格里告訴我,草原不雪,就是他賜給我們機會!”
他的預言瞬間傳遍了全軍,二十餘萬突厥大軍一起振臂高喊起來,歡呼聲響徹了整個草原,在一片歡呼聲中,頡利可汗戰刀向南方一揮,下達了命令:“徹底剿滅烏圖部,洗劫中原!”
二十餘萬大軍戰馬奔騰,猶如黑色的潮水席捲草原,向南方的伏乞泊呼嘯而去。
。。。。。。。。。
夜色籠罩著太原府,楊元慶坐在內書房裡伏案疾書,他在給洛陽的王世充寫一封信,告訴他一些局勢之變。
由於突厥大舉南侵,打亂了隋朝的戰略部署,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軍隊調整,駐守中原的五萬隋軍將削減為三萬,主要部署在東郡、黎陽倉和滎陽郡,隋軍將放棄在潁川郡、汝南郡和襄城郡的駐防。
言外之意也就是告訴王世充,這一次隋軍將無法保護他的安全,他只能好自為之了,這其實也是隋朝將被迫收縮漫長的戰線。
在剛才,楊元慶已經給徐世績和來護兒寫了一封信,命令他們儘可能多地將中原人口遷移到河北。
早在十天前楊元慶便向大隋各地釋出了戰爭動員令,命令豐州總管裴仁基率一萬軍隊協助三萬戶、約二十餘萬民眾全部遷入靈武郡,又命令將中原人口儘可能多地遷移到河北。
同時,太原以北各郡的鄉村農民儘量躲避入城,命令各地官府安排好鄉民的避難問題。
目前隋軍總兵力約有二十五萬人,但由於隋朝戰線太長,部署也比較分散,駐守會寧郡和靈武郡有兩萬人,駐守中原和黎陽倉有三萬人,駐守河北涿郡有一萬人,駐守遼東一萬人,駐守敦煌郡一萬人,駐守河東郡和河內郡有三萬人,另外駐守都城太原還需要四萬人,這樣算下來,他們可調動的軍隊只剩下十萬人,
楊元慶放下筆輕輕嘆了口氣,任何時候,戰爭對民眾的影響都極大,尤其異族掠奪式的入侵,如果準備不充分,將會給大隋民眾帶來深重的災難。
歷史上的隋末,突厥騎兵兵臨太原城下,大肆搶掠河東,有兵臨長安城下,洗劫整個關中,他們利用隋末中原各地無力抵抗的時機,一次次殺入中原,搶掠婦女和財物,生靈塗炭,使中原人口和財物損失極其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