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的大業竭心盡力,因為楊廣的大業,也就是他楊元慶的大業,將大隋王朝建立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王朝,楊元慶生長於斯,他衷心地熱愛這個富庶、強盛的大隋帝國。
楊廣連忙扶起他,長長嘆了口氣道:“你果真是少年奇才,竟然能知道我面臨的危機和矛盾所在,不愧是楊素之孫,你的八字建議我記住了,民心為盾,緩圖為鎧,我更希望,你也能成為我最堅實的盾牌。”
楊元慶一時沉默了,如果楊廣真聽進他的納諫,能愛惜民力,能從容圖之,那他也願意為楊廣之盾,但楊元慶知道一點歷史,以楊廣驕傲自負的性格,註定他不會聽進自己的勸告。
他更知道,權力是一種毒藥,楊廣今天的謙虛,未必能抵禦住權力毒藥的腐蝕。
他衷心希望楊廣不要重蹈覆轍,但同時他不願意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前途尚不明朗的君王身上,伴君如伴虎,楊廣可以負他,他卻不能負楊廣,這樣的不對稱,他不願意。
現在楊廣要他發下這個誓言,讓他如何開口?他更不願意自己像宇文成都一樣,把自己束縛在一個風險極大的誓言之上,但現在只是大業元年還不到,他又必須得依靠楊廣。
楊廣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緊緊盯著楊元慶,徐徐問他,“怎麼,你不願意嗎?”
楊元慶的後背已經溼透,他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態,便緩緩道:“卑職今年只有十五歲,當六十年後,卑職已到垂暮之年時,卑職也仍然願意為殿下子孫之盾,不僅僅是陛下,我楊元慶在此發誓,我願永遠為大隋帝國之盾!”
楊元慶並不知道歷史會怎麼走,但此時此刻,他沒有選擇的餘地,楊廣的目光也變得柔和起來,他輕輕拍了拍楊元慶肩膀,“你的誓言,我記住了。”
。。。。。。。。。。。。
山上仁壽宮傳來的警鐘聲和喊殺聲驚動了山腳下的仁壽別宮,大臣們紛紛走出房舍,吃驚地向山上仁壽宮望去,數百名大臣議論紛紛,誰都不知山上發生了什麼事?
近五千名在山腳下休息的仁壽宮左衛士兵也緊急動員,向山上疾速奔去,仁壽宮一共有六千守衛,六天一輪,分別由六名直閣將軍統帥,今天正好輪到直閣將軍賀少康率領的一千左衛士兵值守宮內,其餘士兵都在山腳下休息。
負責仁壽宮守衛的總管是左衛將軍史祥,他是北魏名將史寧之子,他昨天當值一天一夜,著實有些疲憊了,今天便在山腳別宮休息,但宮中突然傳來的警報聲將他驚醒,史祥大吃一驚,他立刻下令五千左衛士兵向山上增援,就在這時,楊素找到了他。
“史將軍!”
楊素匆匆趕來,叫住了正準備上山的史祥,史祥見是楊素,連忙上前施禮,“太僕有什麼事嗎?”
楊素憂心忡忡道:“大臣們很擔心太子的安全,太子若有閃失會動搖國本,希望史祥能允許東宮侍衛上山參與護衛太子。”
上山只有一條甬道,而這條甬道有數百左衛士兵守衛,地形險要,很難殺上去,楊素便趕來找史祥放行。
史祥面露難色,“可是聖上有嚴令,不準東宮及親王侍衛進入仁壽宮,卑職很難辦。”
楊素壓低聲音道:“史將軍或許還不知道,柳述要發動宮廷政變,殺死太子,另立新君!”
“什麼!”
史祥大吃一驚,眼睛驀地瞪大,“太僕說的可是真?”
“我有確切訊息!”
楊素並不僅是要史祥下令放行,更重要是他要得到史祥的支援,但東宮侍衛加上晉王侍衛,才一千人,而仁壽宮外面還有數萬十二衛士兵,人心叵測,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站位,所以楊素要首先爭取史祥支援太子,只要扼守住仁壽宮的險要,就算外面的軍隊都支援楊勇,也無須懼怕。
史祥的父親史寧是健康人,太子楊廣鎮守南方十年,和史家關係很好,史祥也是太子楊廣的有力支持者,正是這個緣故,楊素才敢在最關鍵時刻,來尋求史祥的支援。
史祥當機立斷,拿出自己令箭交給楊素,“憑此令箭,東宮侍衛可隨意上山。”
楊素大喜,接過令箭交給身後的宇文成都,“可速去!”
宇文成都答應一聲,調轉馬頭疾馳而去,楊素又道:“還望史將軍全力支援太子。”
史祥抱拳道:“請楊太僕放心,我會為太子效命!”
一千東宮侍衛和五千左衛士兵向山上仁壽宮疾奔而去,宇文成都一馬當先,他心急如焚,唯恐楊廣已遭意外,雖然楊廣身邊無侍衛,但山上既然傳來喊殺聲,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