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相國的想法很正確,卻確實是一個大問題,為了牽制住李密,我們不妨考慮和江淮杜伏威結盟,讓杜伏威從南面牽制李密,分散李密的兵力,這樣就算我們拿下洛陽,李密也不可能傾力協助唐朝,事實上,我已經派使者前去杜伏威接觸了,很快就會有結果。”
這時,崔君素問道:“可我們現在和王世充尚有盟約,如果這時候去攻打他,會讓天下人怎麼看?”
“盟約?”
楊元慶不屑地冷笑道:“我們和王世充從來就沒有過什麼書面的盟約,當時為了對付唐朝攻打弘農郡,才和他達成一個互助的口頭協議,而且說得明白了一點,是我楊元慶個人和王世充達成的協議,和朝廷無關,朝廷完全可以不承認這個協議存在,更重要是,我們有充分和他開戰的理由。”
“殿下是指王世充篡位之事嗎?”崔君素聽懂了楚王所指。
楊元慶點了點頭,“無論如何,我們和洛陽的朝廷是同枝,一旦王世充篡逆,他推倒的便是隋朝,如果我們無動於衷,這才會使天下人詬病,所以積極戰備,耐心等候機會,才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希望朝廷能夠全力支援軍隊南攻洛陽。”……
自從奪取洛口城,得到了大量糧食後,洛陽的糧荒終於得以解除,隨著糧食充裕,物價迅速平息,治安也逐漸好轉,王世充採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使人心安定,王世充本人也極大獲取了民心。
‘洛陽人只知世充而不知皇泰,士庶良賤叩拜世充車駕,口呼萬歲者不絕於路,天有異象出,彩氣瑞兆,龜獻圖騰,時有耳聞。’
這是一名讀書人的筆記,真實地記錄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