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骨子裡非常自負,但這次中原大戰,他卻將楊元慶佩服得五體投地。
整場戰役的戰略部署都是楊元慶一手策劃,他就像一個謀定而後動的弈棋高手,思慮全域性,步步連環,用一種明謀將唐軍漸漸逼入絕境。
尤其利用竇建德和宋金剛的矛盾,巧施反間之計,挑動竇宋之間的戰爭,解除了河北的後顧之憂,使秦瓊之軍投入中原戰役,從而隋軍兵力超過唐軍,奠定了最終勝局。
在這場兩線同時進行的戰役中,楊元慶制定了東攻西守的策略,東線作戰,西線對峙,將精兵集中在東線,而西線則是稍弱之兵。
正是這樣的戰略安排,使李靖率領的四萬精兵都是跟隨楊元慶多年的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是整個隋軍的精銳。
在春天攻打竇建德的戰役中,他們也參戰了,正是他們從側翼殺入竇建德軍大營,一舉擊潰了竇建德軍。
相對於楊元慶的大氣揮灑的戰略佈局,李靖更精於戰術布兵,儘管他們已經兩次大勝唐軍,但他對唐軍依然沒有一絲輕視。
唐軍的裝備同樣精良,或許他們作戰經驗略遜一籌,僅僅強於劉武周的軍隊。和隋軍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但他們訓練很好。陣容整齊,使他們在陣型上有著高人一籌的作戰能力,所以李靖才使用重甲騎兵衝亂唐軍陣型。
李靖注視著重甲騎兵的衝擊。當重甲騎兵將兵車撞得粉碎之時,他立刻喝令,“騎兵準備!”
戰旗揮舞。兩萬騎兵刷地提起了長矛,動作整齊劃一,表現出了高超的軍人素質。
“列隊衝擊!”
兩萬騎兵分為一百列,每列二百人,間距一丈,佇列整齊,彷彿經過周密丈量過一樣,除了長矛外,他們每人還配有五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約七斤,用精鐵打製,靠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