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部分(3 / 4)

小說:天下梟雄 作者:雨霖鈴

冷笑一聲,“我明白有些大臣的想法,他們是希望讓唐朝佔領中原,讓唐朝去費錢費力,恢復中原的生機,我們再來接手,可世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一旦唐朝佔領中原,再想從唐朝手中奪取,幾乎是不現實了,那時唐朝就更加強大,我們就就根本不能和其爭鋒了。”

“那殿下能否加快進攻,儘早結束中原之戰,以平息朝廷的一些非議?”

楊元慶搖了搖頭,“不謀大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我之所以遲遲不進攻,是因為我需要時間做一些事情。”

“殿下指的是。。。。。”謝思禮若有所悟道。

楊元慶負手淡淡一笑,“長安已經有好戲開幕了。”

。。。。。。。

長安城,和隋朝一樣,唐王朝內部對這次中原大戰也開始有了爭議,西線唐軍奪取洛陽城失敗,被迫撤到弘農郡,而東線唐軍在尉氏被擊敗的訊息也傳到了長安。

戰局的不利使朝廷中的不滿之聲愈加高調,尤其以太子李建成為首,強烈批評秦王在戰局中的不利表現。

武德殿御書房內,宇文士及又一次奉秦王之命前來勸說李淵,這兩天李淵的情緒著實比較低沉,前線的不利給他帶來了巨大壓力,他也意識到自己犯下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

他錯判了形勢,對王世充的實力估計不足,而致使攻打洛陽的唐軍兵力偏少,在攻打洛陽之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導致最後唐軍被迫撤離洛陽。

另一方面,他也過於樂觀,認為中原勢在必得,命李孝恭出兵搶佔中原,就在這個重大決策上他犯下了錯誤,如果當時是命令李孝恭支援洛陽,和秦王軍隊合二為一,那麼洛陽早就拿下,也不會有今天的被動局面。

“陛下,秦王的意思是撤軍回關中,以保持實力,下一次我們可以再次攻打洛陽,吸取這一次的教訓,一定會成功。”

李淵嘆了口氣,“朕也明白他的難處,只是我們一旦撤軍,隋軍就會佔領中原,再想圖之,就難上加難了。”

他揹著手走了幾步,又道:“事實上,我們在西線和隋軍還一戰未打,而且兵力還略佔優勢,就這麼因恐懼而撤退,這無論對朝廷,還是對國人都有點無法交代,朕還是希望秦王能再努力一下,能夠擊敗楊元慶,保住弘農以南各郡。”

李淵的話語說得很委婉,宇文士及聽懂了,其實聖上就是不同意秦王撤軍,希望秦王能夠擊敗楊元慶,宇文士及心中暗暗嘆息一聲,聖上的態度在秦王的意料之中。

既然聖上不肯撤軍,宇文士及只能退而求其次,“陛下,如果退軍實在有困難,那能不能適當增兵,秦王希望能夠出兵兩萬或者三萬,從潼關出兵,從西面對楊元慶軍隊施加壓力,這樣我們取勝的把握就更多了一分。”

“這個。。。。。”

關中的兵力並不多,還要再增兵,李淵就有些為難了,半晌道:“增兵之事讓朕再考慮一下吧!”

。。。。。。。

第三十八章 觸犯利益

唐軍目前一共有三十萬軍隊出頭,一共分為六大派系,一個李世民的關西派系,約十萬人,另一個是李孝恭的巴蜀及荊襄派系,也大約有十萬軍,這兩大派系構成了隋軍的主力,被知情者稱為秦王派。

其次還有四個小派系,一是李建成的關東派系,大約三萬人,然後是李神通的關內及河西派系,也是三萬人,再就是李元吉的新軍派系,同樣也是三萬人,最後一個便是柴紹的長安九城派系,約兩萬人,負責維護長安治安。

在這四個小派系中,去除柴紹是從龍派,其餘三派都是李建成的勢力,所有又被稱為太子系。

大唐軍方除了這六大派系外,還有數萬李淵的御林軍,這次李世民要求增兵,只能有兩個來源,要麼從李建成的派系中抽調軍隊,要麼就是招募新兵。

夜幕初降,一輛馬車停在了齊王李元吉的府前,自從潼關事件後,李元吉被貶黜為民,以平息軍方憤怒。

但他畢竟是李淵的嫡子,處罰他也只是做做樣子,沒多久,他又悄然恢復了王爵,隨即被派去灞上訓練新兵。

這兩天,李元吉正好返回長安,在府中休息。

馬車在府門等候片刻,一名管家快步出來,在馬車前拱手笑道:“王爺請侍郎進府一敘。”

車門開了,內史侍郎封德彝從馬車內走出,笑眯眯道:“不請自來,打擾你家王爺休息了。”

“哪裡!哪裡!王爺一向很好客,非常歡迎侍郎來訪。”

管家一擺手,“侍郎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