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換取楊元慶的支援,這個條件他完全可以答應,而且楊元慶也並沒有提出弘農郡這樣讓他難以接受的苛刻條件。
“這個條件可以接受。”
“可是。。。。。朝廷那邊會答應嗎?”王仁則擔憂地問道。
王世充猶豫了一下,雖然軍器監是受他的控制,但把三千良匠和他們的家人送走。這卻不是那麼容易之事,他想了想便道:“楊元慶也沒有說馬上要,可以稍微等一等給他,辛苦你再去一趟河東郡。和楊元慶商量一下細節,告訴他,只要李淵軍隊退兵後一個月內,我可以把工匠給他。”
“侄兒明白,我立刻前去再見楊元慶。”
王世充索性寫了一封給楊元慶的親筆信,命侄兒一併帶去。
。。。。。。。
清晨,弘農縣城門處和往常一樣熙熙攘攘。儘管弘農郡局勢緊張,但對普通民眾並沒有什麼影響,一大群農民挑著擔聚在城門前,吵嚷著要進城賣菜。
這時,一名騎馬的男子帶著一輛馬車從遠處而來,擁擠的人群使他們不得不放慢速度,耐著性子跟著籮筐扁擔一起進城。
男子約三十餘歲,面板白皙。瘦長臉,頜下留一縷黑鬚,雖然顯得有點憔悴。但目光卻十分清澈明亮,此人便是曾經擔任五原郡太守的楊師道,他也是楊雄之子,大隋皇族,楊元慶在豐州自立後,他不得不離開五原郡回京,被楊廣任命為梁郡太守,可梁郡又被瓦崗軍攻佔,他只得回京出任鴻臚寺卿,皇泰帝即位後。他又被任命為禮部尚書。
昨天中午,楊師道得到確切訊息,盧楚等人已經說服了皇泰帝,準備接受李密的投降,這便使楊師道十分緊張,他意識到一場兵亂將至。他連夜帶著妻兒逃離了洛陽城,來兄長楊恭道這裡避一避。
楊師道昨晚趕了一夜的路,也考慮了一路,儘管他也聽說兄長投降了李淵,但楊師道本人卻想去太原,原因很簡單,他的親妹楊佩華化名江佩華,嫁給了楊元慶,被封為楚王側妃。
而且他曾擔任五原郡太守,有很強的豐州人脈,和崔君素、杜如晦、張庭等北隋高官關係都很不錯,他相信自己能得重用,說不定還能入相。
但有些話他要和長兄楊恭仁交代一下,楊師道的妻子在去年病逝,留下兩個年幼的兒子,由他的小妾白玉娘照顧,這次逃出洛陽,一併將他們帶了出來。
馬車緩緩在郡衙後門停下,這裡是太守府宅,府門前十分忙碌,十幾輛馬車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箱籠,幾十名衙役正在幫忙搬運物品。
楊師道心中微微一怔,大哥這是要搬家了嗎?正好楊恭仁從大門內走出,安排他的書箱。
“大哥!”
楊師道喊了一聲,楊恭仁一回頭見是三弟,他愣住,三弟不是在洛陽任禮部尚書嗎?怎麼來弘農郡。
“大伯!”楊師道的兩個兒子也車窗探頭向他招手。
楊恭仁呵呵笑著迎了上來,伸手摸了摸兩個侄兒的腦袋,對楊師道笑問道:“你怎麼不先寫封信來,再晚一個時辰,我就要走了,你到哪裡找我去?”
“大哥是去哪裡?”
楊恭仁笑了笑,“這裡說話不方便,去屋裡說吧!”
楊恭仁吩咐家人將馬車牽進府,又命人把妻子找來帶孩子,他則帶著兄弟進了書房,楊恭仁和楊師道是同父異母,而且楊恭仁要比師道大十歲,雖然如此,他們兄弟間的感情卻非常深厚。
兩人進書房坐下,楊恭仁便問:“洛陽出什麼事了嗎?”
楊師道嘆了口氣,“盧楚一幫蠢人引狼驅虎,洛陽要估計要兵變了。”
楊師道便將盧楚說服皇泰帝準備接受李密投降之事說了一遍,他嘆息道:“王世充是心狠手辣之輩,他豈肯束手就擒,必然會先下手,南隋朝廷遲早要改姓王了。”
楊恭仁沉吟一下道:“不如你跟我去長安吧!李淵已封我的戶部侍郎,我也可以保你為太守。”
楊恭仁注視著兄弟,楊師道搖搖頭,“我決定去太原,想請兄長給我弄一艘船。”
楊恭仁沉思良久,終於答應了,“也好,將來楊元慶和李淵尚不知鹿死誰手,我們兄弟確實要給對方留一條後路。”
第二十三章 火油風波
黃河內,一隊由三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正沿著黃河北岸疾速向東航行,風帆揚起,西北風強勁,使大船航行如飛,漸漸地,將北岸一座座山嶺拋到身後。
“稟報王爺,前面就是河北縣了。”
第二艘大船上,楊元慶站在船舷邊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