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明的作戰地圖,更重要是,他早就著手準備謀取河東了,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有預謀、有準備,實力強大的敵人。
戰還是不戰?
眾人都退了下去,中軍大帳內只剩下李世民和房玄齡兩人,房玄齡是被李世民叫住。
李世民長長嘆了。氣道:“我從小最崇拜之人就是楊元慶,我還依稀記得第一次見他是仁壽四年,在咸陽一家酒肆裡,那時我才六歲,我對他的兵器很感興趣,那時他才十五歲,他的破天槊就有一百多個他說他最厲害的不是兵器,我當時以為他是說弓箭,長大後,我才明白,他最厲害的不是器,而是兵,統千軍萬馬之兵。”
一縷陽光透過帳頂的油瓦照進大帳,照在李世民臉上,他彷彿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憶之中,房玄齡沒有打斷的思路,坐在一旁靜靜聽他述說。
“幾年前在涿郡,他曾告訴我什麼叫帥箭,帥者,謀定而後動,一切在掌握之中,我當時覺得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可實際上做起來卻很難,比如這一次,父親逼我出征,不給我時間從容部署,使我出兵進軍都很倉促,前幾天剛派去霍邑郡的斥候被斬殺,如果能早一個月部署,那就不會像今天這樣被動。”
李世民目光轉向房玄齡,目光裡有一種深深的憂慮,“我是匆促應戰,而楊元慶是從容部署,不瞞先生說,我心中一點戰勝他的把握都沒有。”
第三十七章 被迫南撤
房玄齡跟隨李世民的時間不是太長,但他比誰都瞭解這位年輕的主帥,房玄齡能理解他心中的那種無奈和憂慮,他知道李世民不願意兩線作戰,想放棄河東,但是李淵卻不肯,這其實就是一種為將者的痛苦,明知不可為而被迫為之。
“你要站在你父親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難道他不知道兩線作戰的艱難?他也知道,但是他要謀全域性,他的目光是天下,如果失去河東這個屏障,就會使關隴處於一種威脅之中,尤其是楊元慶這樣的強勢梟雄,河東是你父親的起家之地,是帝王的基業,它就像是你父親的孩子,無論如何他都捨不得放棄。”
李世民嘆息一聲“我知道他捨不得,可是我們為了這個捨不得而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我叔父陣亡,兩萬精兵失去,我估計太原的五萬軍隊也完了,還有我手上的七萬軍隊,最後我還能保住多少?不能為了一個捨不得就毀了我們的天下之夢。”
“可是你若一戰不打,一點營救兄弟的姿態都沒有,你怎麼向父親交代?”房玄齡一句話點到了根本上。
李世民望著帳外的天空,他慢慢站起身下達了命令:“傳我的命令,命尉遲恭為主將,率兩萬軍攻打霍邑縣。”
“咚!咚!咚”戰鼓聲敲響,號角嗚咽,兩萬唐軍攜帶數十架攻城梯向霍邑城洶湧殺去。
霍邑城高三丈,用巨大的岩石砌成,牆的正面十分光滑,大石塊壘得密密實實,找不到可落腳攀登的接縫,高牆頂部外凸,猶如海浪衝刷而成的懸崖,城牆上十分寬大,足可以並排走三輛馬車。
五千豐州隋軍便部署在兩里長的城牆之上,他們進行了充足的準備,不僅有數十萬支箭矢,也有有幾千桶火油,還有三百架床弩,可將三尺長的大箭射出數百步之遠,只需三名士兵便可以操縱。
霍邑縣東城緊靠懸崖,無從立足,西城百步外便是滔滔汾水,城下亂石嶙峋,也無法組織攻城,只有正南面和正北面有空曠的地帶。
崔破軍很清楚敵軍不可能從北面殺來,在他北城牆上只部署了三百餘名警戒士兵,其餘五千人都在南城防禦,霍邑縣本身沒有護城河,但為了保護城門,就在幾天前,隋軍在城牆前挖了一條寬兩丈深一丈的旱溝,裡面佈滿了尖利的槍冉,拉起一座高高的吊橋。
“床弩準剎……”
崔破軍見敵軍前鋒已衝到五百步外,他下達了命令,三百架床弩同時絞動弓弦,一狠狠大拇指粗,長達三尺的大箭迅速放進了箭槽,放箭士兵手握懸刀等待著射擊的命令。
床弩並不是放在城垛上,而是在城牆後端築造了三百座高達六尺的城臺,這實際上是用來安置投石機的預留臺,但投石機來不及從豐州運來,便用來放置三百架床弩,床弩長七尺,寬四尺,巨大的引臂長有八尺,必須用雙絞盤上弦,兩名士兵負責絞弦,一名士兵負責放箭和發射,這種床弩經過豐州軍器署改良,可以同時射出三支大兵箭,是守城的利器。
崔破軍目羌緊緊盯著洶湧殺來的敵軍,密密麻麻的攻城士兵鋪天蓋地,儼如一張巨大的黑色地毯鋪在曠野裡。
這時,敵軍已衝到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