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擺戰場。
楊元慶的大營駐紮在一座緩坡之上,他騎馬立在高崗之上,居高臨下,遠處是一馬平川,再向東便是群山莽莽,巍巍的雁門關和延綿不絕的長城便矗立在高山險絕之處。
西陘關已經被突厥攻佔,但突厥大軍是從北面繞過夏屋山殺進雁門郡,善陽縣一帶並沒有突厥大軍。
楊元慶並不著急,他的斥候騎兵從險道前往雁門城報信,同時也告訴突厥大軍,豐州軍來了,楊元慶的戰術就是要分散突厥大軍,減輕雁門城的壓力,拖延時間,等待南方大軍來援,他已經接到情報,駐紮在延安郡的屈突通五萬大軍也正在渡黃河,向雁門援救而來。
“總管,王太守來了!”身邊一名士兵稟報。
楊元慶回頭,只見馬邑郡太守王仁恭率領數十名騎兵向這裡疾奔而來,片刻,王仁恭奔至楊元慶面前,拱手笑道:“楊將軍,我們很久未見了。”
楊元慶微微一笑回禮道:“上次跨境剿匪之事,我未事先通告,很是抱歉。”
“沒事,過去的事就不用提了。”
儘管楊元慶的擁隋自立使王仁恭對他頗為忌諱,但此時大敵當前,他們需同仇敵愾對付突厥,此時也顧不得計較各人的立場。
王仁恭催馬到楊元慶面前,凝視著西陘關,憂心忡忡道:“西陘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現在被突厥人佔領,想過去恐怕很難。”
“山間有小路,想過去倒是可以。”
王仁恭一怔,“有小路可以過去嗎?我怎麼從來不知?”
身後有人答道:“太守,確實有三條小路可以過去,但只能小股部隊可以,大軍不行。”楊元慶回頭,只見他們身後不遠處站著一名軍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似乎是王仁恭的親衛首領,楊元慶便笑問:“這位是……”
“這是我的親衛校尉劉武周。”王仁恭狠狠瞪了他一眼,“我和楊總管談話,沒有你插口的餘地,再敢如此,我必重責!”
“是,卑職知錯!”劉武周惶恐認錯。原來此人就是劉武周,楊元慶點點頭,但他並不想多說什麼,現在他對天意之說已經有所感悟,劉武周造反對他未必是壞事,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刻意干涉,任歷史自然發展。楊元慶又回過頭道:“突厥人會擔心他們的後路被斷,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容忍他們後方出現數萬大軍,他們一定分兵來和我決戰,務必將我剿滅。”王仁恭這才明白楊元慶的用意,驚愕道:“楊將軍是想在這裡和突厥軍決戰嗎?”楊元慶微微點頭,“希望王使君能將周圍的居民迅速撤回城內,緊閉城門,大戰明天就要展開。”這時,楊元慶的瞳孔忽然收縮,注視著西陘關,他淡淡道:“他們已經到了!”王仁恭也看見了,西陘關內湧出大群突厥士兵,源源不斷向山下開來,他立刻回頭對劉武周大喊:“快去通告李郡丞,將四周屁眾轉移進城!”劉武周答應一聲,轉身而去,望著劉武周的背影,楊元慶又笑道:“你這個親衛不錯!”
“確實不錯,精明能幹,武藝高強,是我的得力助手。”
“雖然這樣說,王使君還是要當心一點,現在天下大亂之時,人心具測。”楊元慶還是忍不住提醒一下王仁恭。王仁恭呵呵一笑,眼中閃爍著一種對楊元慶的不屑。
“此人是我的親兵校尉,我自然信得過他,難道楊總管不信任自己的親兵嗎?”楊元慶笑了笑,他不再多說,目光又重新注視著遠方的突厥軍,已經出來三四萬了,但大隊騎兵還是源源不斷從西陘關裡湧出,看樣子,始畢可汗是鐵了心要殲滅他的軍隊,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傳我的命令,三軍抓緊時間休息!”史大奈從雁門城帶出了旨意由太原留守釋出全國,旨意中楊廣明確承諾,將停止高麗之戰,引起天下各地郡縣激烈回應,天下各郡兵馬向太原彙集,千餘人、數百人,聚沙成塔,聚水成河,絡繹不絕趕往河東。
留守京城的越王楊侗也任命少府寺卿雲定興為右屯衛大將,緊急率領五萬大軍北上救援雁門。太原城,一支五萬餘人,從河東各郡趕來的軍隊已集結完畢,由太原副留守王威率領,這時,從延安郡開來的屈突通五萬大軍,也抵達了太原,加上河南、河北各郡趕來的三萬餘軍隊,至此,已有十三萬大軍在太原匯聚,只待雲定興的大軍到來,便開往雁門軍勤王。
李淵府邸內,李淵正和心腹劉文靜商議應對之策,李淵本想扣下史大奈帶出的聖旨,讓楊廣死於突厥之手,以致天下大亂,但劉文靜卻勸他,‘突厥未必是想要隋帝之命’一旦達成條件,皇帝返回,追查旨意下落,公不僅性命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