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轉著手腕上的佛珠玩,這從千佛寺拿來的佛珠一直都戴在手下沒有取下來過。到不是因為那個方丈說的這佛珠有什麼好,只是因為湯圓也有一串而已。日日把玩,觸感變的更加的溫潤也熟悉。
不同於湯大人的愁眉苦臉,元宵倒是雲淡風輕。
“湯大人以為湯圓不嫁給我,她就能很好的過完這一輩子?”
“湯家的門弟在那擺著,就算湯圓低嫁也不會低到哪裡去。到時候她一樣會面對很多的是非,湯大人也別說什麼湯家會看顧著她。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孃家插手太多,一樣會引來是非。”
“還是說,湯大人能保證湯圓死前湯家都不會出任何的事?”照他們那個想法,一旦湯家倒了,湯圓的日子只會更悲慘。
除了湯圓,元宵不會跟任何人做保證。承諾都是狗屁,說的再好聽也沒用,實際做到了才行。
湯大人被元宵堵的說不出來話,也是,世間的事變化無常,誰能保證後面會發生什麼。只是,到底不甘心,即使現在這個情況基本已成定局,還是不甘心。
元宵沒有錯過湯大人臉上浮現的一抹不甘,想了想直接開口“對了,關於煥王的事情,父皇已經全部交給我處理了。湯大人以後若有事,直接報給我就行了,不用再告訴父皇了。”
湯大人眼睛一閉,這下是真的確定了。皇上,是要讓七皇子登基呢。煥王就不說了,成王也不是好相與的,還有太子。雖然這些年太子一直沒有多少的存在感,但他是自幼就被封太子,也有很多人支援他的。
七皇子要登基,這條路,一點都不好走。這已經不僅僅是湯圓一個人的事了,一弄不好,整個湯家都會被牽扯進去。苦澀浮現在臉上,現在,是無比的後悔。當初為什麼想到帶湯圓去千佛寺呢。
現在已經沒路可選了,退是懸崖,進是荊棘滿布。好歹,還有一點生機不是?
深呼吸一口氣,站了起來低頭對著元宵道“是,微臣已經知道現在的情況了。微臣回去同父親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麼做,也會告誡內子,不會讓七皇子您為難。”若是七皇子成了,湯圓就是皇后了。
不管湯家是否站在七皇子這邊,已經不重要了,外人眼裡,早就是一路人了。父親那邊也要去說了,現在湯家的掌權人可不是自己。湯大人剛做了決定準備告退,元宵卻又笑了。“大人不必告訴湯國公,湯家還是如以前那般就行,不用支援我,暗裡明裡都不需要。”
湯大人不解的挑眉,元宵也就直接說出了口“我對那個位置沒興趣,我自己知道處理,湯家不用插手。湯家要是出了事,湯圓也會傷心的,我看不得她傷心。所以,湯家以前如何,以後依舊就是了。”
湯大人現在是無論如何也猜不到眼前這位到底在想什麼了,都已經做好進入漩渦的準備了,結果輕飄飄的來句不用管就行了。被堵的徹底連話都不想說了,算了,回去好好想想吧,直接就告辭離去了。
湯大人離去後,元宵想了想,直接去了太子那邊。
湯大人回家的途中心思是如何的百轉千回就不說了,這邊湯府也熱鬧的很。湯圓還在想怎麼說服自家孃親,這邊已經有人滿臉喜氣匆匆忙忙的跑來報信了“皇上娘娘的口諭呢,三姑娘快出去吧。”
這下柳氏也顧不得生氣了,連忙的給湯圓整理了一番就出去了。皇后娘娘這些年一直都在靜養,突然傳什麼口諭?湯圓和柳氏到了正廳的時候其他人也差不多到了,皇后娘娘的口諭,來的卻是皇上身邊的太監。
“皇后娘娘口諭:聽聞三姑娘最近身子略有不安,特賜補藥望早日康健。”
所有人謝恩後,太監的紅包自然有人送,東西也有丫鬟接著,湯圓只要安靜的聽著就好。等太監去後才炸開了鍋,老夫人最先發問“湯圓兒,你什麼時候還和皇后娘娘有交情了?”其他人也都是這樣的神情。
湯家這樣的人家,接旨都接了很多回,倒不是詫異這個。只是詫異為什麼給湯圓發口諭,而且還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都幾年不出宮門了,宮裡諸事也是嬪妃在共同協理,怎麼,找上湯圓了?
旁人疑惑,湯圓更不知道原因了。
“我與皇后娘娘從未謀面,哪裡來的交情?”
湯圓說的不是假話,柳氏自然也清楚。想了想還是找不到原因,只有等老爺下朝後再詢問了。既然是皇后娘娘賞賜的補藥,自然沒有空放著的理。雖然湯圓身子沒有什麼毛病,只喝一次也就罷了。
讓人拿下去煎了。
這邊還在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