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的吧,我昨天加的。明兒上午你先遛遛吧,也沒見你騎過。”劉成說。
“那行。”王銳點頭。摩托上輩子他只騎過幾回,雖說挺簡單,可也得先練練。還好最近沒下雪路上挺乾淨,不然他還真不敢上路。
但是姑姥姥是必須得去看上一看的。他身上帶孝,家鄉規矩,正月不能出門子,一些不得不走的親可以在年前去看看,坐一會兒,不留飯。
姑姥姥是三叔公的大女兒,嫁在趙莊子,如今快70歲了,還硬朗的很。當年王銳父親分家時才17歲,年紀小力氣小,掙的工分都不夠吃。那年冬天隊裡照顧他出門換油。換油是個苦差事,卻也是個肥差。每天記滿工分,還一毛五補貼。冬天換油卻是真的苦。大三九天趕驢車出門,車是不敢坐的,怕凍壞,人都是跟車邊跑,跑累了就上去坐一會兒,稍微坐一會兒還得下車跟著跑。手上腳上臉上全是凍瘡,耳朵也是又紅又腫。
飯是自帶的。王銳父親每天帶的都是糠餑餑,只摻很少的玉米麵,又冷又硬還掉渣。中午他們多是找小賣部歇腳,要一碗熱水,買五分錢幹豆腐打五分錢白酒。王銳父親是捨不得花錢的,每次都是熱水就糠餑餑。
有次姑姥姥在小賣部碰到王銳父親,一搭話是自家人,就把人帶回家吃了一頓熱飯菜。姑姥姥男人是隊裡的會計,只一個閨女在民兵團,家裡不缺糧。從那之後三叔公就讓王銳父親每天跑那一條線,中午能省一頓嚼果不說,最起碼是熱的。姑姥姥男人是個厚道的,有一回趕上王銳父親生日,特意給下了一鍋白麵條,還臥了倆雞蛋。後來王銳父親瞄上了姑姥姥隔壁家姑娘,就近水樓臺把人姑娘給拐走了,正是王銳他老媽。
王銳爸媽成親後是把姑姥姥當親姑姑一樣走動的,兩家也是常來常往的。
對這個姑姥姥王銳一直心存感激。在他父親長起來掙滿工分之前的那兩年冬天,如果不是有這每天一頓的好飯菜,他的父親,還不定得遭多大的罪呢!
王銳的禮簡單而又實在。大塊肉,大隻雞,大桶酒,大袋乾果,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