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3 / 4)

小說:大唐全才 作者:辛苦

前進,由於整體的文化素質過低,導致了創新精神就十分的缺乏,這也是為什麼再後世,科學技術能夠一日千里,而現在只能是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出現一項新技術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

~~~~~~~~~~~~~~~~~~~~~~~~~~~~~~~~~~~~~~~~~~~~~~~~~~~~~~~

王珂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句話,王珂覺得是很正確,很明智的,一個國家要想騰飛,教育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急需要解決的問題,要是沒有教育,整個社會就陷入了一片愚昧之中,要想有所改變,也只能是痴人說夢了!

王珂想到這些,感覺應該是趁著這個時機,向李二同志進言,由國庫拿出一筆錢來,在全國廣建學校,當然了,也不用向後世那樣的分那麼細,畢竟現在學習的科目也沒有那麼多,全國的人口也沒有那麼密集,一個地方有上那麼一、兩座也就夠了。

當然了,現在就算要做這個事,也不能想著一觸而就,還是得分步驟,分片區的來進行,可以在富裕的地方先辦一所,朝廷大力推廣一下,有了成效以後再推而廣之,這樣才不會流於形式,真正做到建一處就成功一處,在李二同志當皇帝的時間裡就能看到效果,以便於以後的皇帝能夠循序漸進的把這個事情做下去。

王珂仰起頭,向著正看向自己的李家三父子,把自己心裡所想的全部都倒了出來,聽得李家三父子是目瞪口呆,他們完全就沒有想到,王珂就從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就延伸出了這麼多的大道理,還把此事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所說出來的理由也很對李二同志的胃口,一句話,為朝廷培養人才!就這一點,就足夠讓李二同志動心了。

李二同志迫不及待的問道:“那麼這事現在就可以開始進行了吧,要是現在就可以進行,豈不是可以儘快的就能見到成效了嗎?”

王珂看著李二同志這樣著急,也只能是無奈的搖搖頭,馬上就進行,說可以這樣說,可是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現在所謂的讀書人,手裡所拿,眼中所看的都不過是儒家的著作,要是按王珂心目中的理想,那就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王珂倒不是反對對儒家的學說,他只是不希望所有的思想都禁錮在這一家的學說裡面去,王珂希望看到的,是百家爭鳴,是能為社會服務的真正的本事,從政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儒家思想不過是統治階級用來禁錮百姓思想的利器,當他們轉身用於治國時,卻是使用的法家的那一套,所謂的“儒皮法骨”就是這麼來的。

王珂對著李二同志認真說道:“皇上,現在就開始,是不現實的,還是照魏王殿下所說,把古今所有的經史典籍,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以為教程,這樣才能有一個教學的大綱存在,一切教學都有了一個規範,這樣才能夠延續下去。''”

對於王珂的建議,李二同志不得不承認是對的,但是心裡對於不能馬上進行這樣有意義的事情,還是不免有些失落,失望的表情不免就流露了出來。

王珂看到李二同志的表情,連忙解釋道:“皇上不必失望,其實這也不過是耽誤一點時間而已,待這事一完成,馬上就可以開始進行,也是能夠很快見到效果的!”

李二同志悶悶不樂的說道:“你也說了,要從孩童時期開始,這寒窗苦讀,沒有十年功夫是不能成才的,這如何又能很快就見到效果呢?”

王珂一聽這話,才明白李二同志的意思,李二同志完全是隻考慮了從頭開始的時間長短,完全沒有想到,現在還有不少的讀書人已經是讀完了現在所需要他們所讀懂的學問,只要到時候稍加學習其他的科目,完全就能夠勝任現在所要從事的職務了。

王珂把這個事實擺了出來,才使得李二同志從最初的認識裡解脫出來,臉上又恢復了之前的喜悅。

其實王珂的想法很簡單,辦學是要辦得,但也要大致的區分一下,初級和高階是要有所側重的,初級的學校不妨多一些,讓受教育的人基數大一點,但要想繼續在這條路上前行的人,就要接手嚴格的篩選了,只能是其中一部分優秀的人才,才能進入高等的學府進行再深造,作為國家的人才被儲備起來,今後的官員,也將會是大部分在這些人裡進行挑選。

而現在再後繼力量沒有形成只是,完全可以透過科舉制度進行選拔,出眾的直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