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2 / 4)

小說:大唐全才 作者:辛苦

可能對自己的計劃更為有效,於是順口就把後面一句話也帶了出來。

果然,這話的殺傷力很是強大,李二同志聽完後,眉頭馬上就皺到了一塊,顯然是被王珂的話擊中了要害。

李二同志對於自己的聲譽是十分看重的,被王珂這一提醒,他還真的感到這是個問題。你想啊,今天這事也不算小了,如果不讓朝裡的大臣都知道原委,剛才那一幫大臣也不是多嘴的人,這來龍去脈不一定就會讓所有人都知道。

這眾口鑠金呀,要是傳出說當今聖上因為王珂是自己的駙馬,就不按律處置,對王珂的聲譽不利是一回事,自己的聲譽也要跟著受到影響,這樣一來,還真的不知道以後在面對這些大臣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

王珂看見李二同志的樣子,就知道自己這話起作用了,心裡暗自樂著,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一丁點來,還是那副很委屈的模樣,讓李二同志看在眼裡也感到,現在王珂同自己是一樣的心情。

這時的李二同志也不去想用不用處罰侯君集了,他現在只關心自己的聲譽會不會因為此事受到影響,如果是自己的聲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那處分一下侯君集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二同志著急地對王珂問道:“小子,那如今該如何辦才對?你與朕說說!”

王珂一愣,心裡說道:“這句話真的有這麼強大嗎?到讓李二同志反過來問我的意見了,要真是問我的意見,嘿嘿,那可就沒侯君集的好果子吃了啊!”

王珂不知道李二同志問自己的話,現在到底有幾分是真實的,故作遲疑的問道:“皇上,你是問臣嗎?”

李二同志不耐煩地說道:“廢話!這裡就朕與你小子兩個人,不問你,朕問誰呀!”

得到了李二同志肯定的答覆,王珂心裡可就樂開花了。嘿嘿,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這簡直就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三伏天剛坐下就有人送上涼茶嘛,實在是太順了!

王珂裝出一副冥思苦想後的樣子說道:“皇上,今日之事得這麼辦。首先把今日的事完整地記錄下來,侯帥是如何向皇上稟明此事的,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律法上是如何規定的。當然了,皇上得寫明白了,皇上並沒有聽信一面之詞,就悍然對整個事件進行處理,而是以法律為準繩,透過對整個事件進行細緻的調查,認真聽取了當事雙方的陳述,對其中的疑點進行了分析,再對照律法的規定,才得出了正確的決定。這樣不但整件事件的經過都說清楚了,也能夠體現皇上是按照律法來辦事的,並沒有隨意的就做出決定,所有人一看不就明白了嗎?”

王珂這樣說有幾個原因,首先讓李二同志覺得,王珂是在就事論事,沒有什麼別的目的;再者,這樣一來,讓李二同志感覺到,王珂是在維護他的尊嚴;第三,王珂故意不在這時說出李二同志對自己和侯君集的裁定。

如果李二同志就此打住,朝裡的大臣們看見這個通告,也會明白這個事情是侯君集故意挑起,王珂是被冤枉的。現在事情真相大白了,王珂卻沒有得到一個公正的結論,而侯君集沒有被處罰,也會讓李二同志招來一些非議。如果李二同志明白這深層次的含義,要繼續問下去,那好辦,王珂就會慢慢地把李二同志引上他所想要的結果上去。

當然了,王珂要想憑這件事就把侯君集打趴下,也是不可能的,可是至少也要讓李二同志對侯君集產生不信任,最好是能把侯君集調離左衛軍,不讓他和太子天天見面,那樣一來,王珂要想把太子和侯君集各個擊破,可就比現在要容易得多了。

王珂在說話的時候,故意把這個事情稱之為“事件”,無非就是要加重此事的份量,讓李二同志不認為這個事情是一個簡單的事,而是侯君集故意挑唆的(本來也是侯君集故意的,只不過侯君集猜對了開頭,卻沒有猜對結尾而已),用意就是要對自己下手。

中國字很有學問,一字之差,那意思就可能會差了千里。王珂相信,自己用“事件”來稱呼此事,必定會讓李二同志心裡有更多的想法。

李二同志回味了一下王珂的話,也感到這樣是最好的一種結果,不但把事情說了個明白,也顯出了自己是一個公正的皇帝,對於這種“重大”的事件,自己的決定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只要讓所有人相信自己是很公正的,自己的聲譽就不但不會受損,還會成倍的增加!

剛想到這裡,李二同志有感覺不對勁了,這說起來倒是挺好,可是怎麼就感覺差點什麼呢!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對的感覺。

仔細想想,李二同志才想起,就是沒有結論,這事情倒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