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不是和長孫無忌計較的時候。再說了,現在要是和他說不好,長孫無忌最多就是讓長孫衝繼續在家待著,自己是一點也拿他沒有辦法,而他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可自己的如意算盤可就算是一點也敲不起來了。
王珂微微一笑說道:“伯父多心了!小侄只是想能不能找出什麼變通的法子來。想起當初伯父對小侄的重視,小侄以為伯父應該是有辦法的,才和長孫兄一起過來請教伯父的。要是小侄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大可以直接就找皇上去,也不用跑到伯父這裡來耽擱時間了吧!”
王珂的話讓長孫無忌聽在耳裡,也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長孫無忌覺得王珂也沒有什麼惡意,才放下心來。
坐在那裡想了一會,長孫無忌才無奈地說道:“老夫仔細考慮了一下,實在是想不出來有什麼變通之法。我家衝兒不會軍事,要想為朝廷出力,就只有做文官一途。可是老夫現居朝堂之上,衝兒唯有外放才行。此事老夫與公主都不能同意,畢竟衝兒年紀尚輕,處理政事沒有什麼經驗,身旁沒有人為他輔佐是不行的!”
長孫無忌嘆了一口氣又說道:“老夫身為外戚,本不應該把持朝綱,無奈皇上不許老夫退隱,實在是讓老夫為難。如今之計,還請賢侄能為衝兒想出什麼辦法來。老夫是無能為力了。”
王珂對於現在去和李二同志說此事也沒有多大把握,主要是他對李二同志對此事的態度也不是很清楚,今天來長孫無忌這裡,雖說只是為了探一下長孫無忌的態度。
可現在到了這個地步,也就沒有什麼好再試探的了,誰也能看出來,長孫無忌對長孫衝能在朝堂上謀一個差事也是有想法的,只是因為現在有規定在那裡擺著,長孫無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現在才希望王珂給自己出一個主意。
看明白了現在的形式,王珂就像從長孫無忌嘴裡探出一點李二同志對此事的看法,可是還不能做得太明顯,得繞著彎子來問。
王珂想了想該如何開口後,才問道:“伯父對現在朝廷選拔人才的制度有什麼看法?”
~~~~~~~~~~~~~~~~~~~~~~~~~~~~~~~~~~~~~~~~~~~~~~~~~~~~~~
長孫無忌一愣,他不明白王珂不為長孫衝想辦法,卻向自己問起了這個問題,他不知道這個問題與長孫衝的事由什麼聯絡。
不過王珂問到了,長孫無忌還是回答道:“我朝對於人才的選拔是源襲前朝的選拔制度,難道賢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王珂故作深沉地說道:“前朝的這個選拔制度,伯父難道不覺得有些窄了嗎?好多有才之士都被擋在了朝廷之外,為國效力的壯志無處施展,實為朝廷的一大損失呀!”
長孫無忌被王珂這一番感嘆給感染了,感嘆地說道:“是啊,這個問題不光是賢侄看到了,其實皇上和我們也都明白這個問題。皇上也曾經和老方說起過此事,可是這是大事,沒有一個很完善的制度是不能隨便就執行的。要是不能做到完善,還不如源襲老的制度呢。”
王珂知道,自唐以後每個朝代的科舉制就是源於李二同志時期,只是具體是什麼時候王珂就不知道了,現在既然已經說到了這個話題,王珂也不會介意把這個事情也劃到自己到名下來,反正自己把別人的東西劃拉到自己的手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常言說:習慣成自然。
現在王珂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事情,臉皮早已經鍛煉出來了,一臉平靜的說道:“說到這事,小侄倒是有個辦法,應該說是比較完善的?”
長孫無忌一聽此話,迫不及待地說道:“是真的嗎?賢侄和不說出來老夫聽聽。”
王珂笑著說道:“伯父彆著急呀,如果伯父現在沒什麼事的話,不如一起到皇上那裡去,直接和皇上說這個事,就說是伯父想出來後找小侄一起商議的,如何?”
此時的王珂已沒有了要把長孫無忌怎麼樣的想法了,因為剛才長孫無忌的話和他想起的歷史書裡的記載,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想把長孫無忌擠走是不可能的。
王珂還記得,歷史書裡說過,這個長孫無忌是屢次向李二同志提出辭職的,可是李二同志都沒有同意,這說明李二同志有多麼的信任他。
王珂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得改變策略了,打不死就拉,把他拉到自己這一邊來。反正政治鬥爭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用用眼的敵人,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
如果這個事自己去向李二同志提出來,就是採用了,自己現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