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因為接下來他要說的,更是這個時代的人聞所未聞的,都是他從後世軍隊裡搬過來的。
在這個時代,那將是一個超前得不知多少的新新事物。如果現在他剛起頭就被打了回來,那後面的話他還是不說的好。
果然,文臣這邊長孫無忌為代表;武將那邊李靖為代表,兩人同時站了起來,分別代表文臣武將對李二同志表示,在經過大家討論以後,對王珂所說的這點都認為可行,也十分必要,可以在整的衛軍以及全大唐的軍隊裡實行。
( )
第三十六章 軍制變革(2)
王珂望著書房裡談論激烈的君臣們,腦子裡卻飛快的轉動著,他在思考接下來先說什麼事讓這些唐朝的高官們更容易接受,還有就是怎麼說法。
他知道,他後面要說的事情是這些人所從未想過也不會去想的。只有如同他這樣的穿越者才會想得出來。
其實說是關於軍事方面的,實際上和政體還是有一定聯絡的。如果真按他的想法全部運用上去,那麼政體上面也會相應的有些許的改變。
但王珂深信,他所說出來的,是經過了幾百上千年的經驗積累,肯定比這個時代所掌握的要先進得多。只不過有些事情也要和這個時代的實際情況想結合,盲目的生搬硬套那肯定是行不同的。
打定主意,王珂也輕鬆了許多,見這些人還在那裡談論,自己也不能隨便地就打斷他們吧。在這裡的人,隨便站出一個來,在這個時代也比自己要厲害上千倍,名氣也是自己遠遠也趕不上的。
正當王珂坐在那裡看戲一般看著這幫人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的說成一團之時,睿智的房玄齡房大人卻已經看見了他正在一旁如看戲一樣的看著他們,馬上笑著對這幫人說道:“大家現在還是先別說了吧,還是聽小王大人繼續把他的想法說完,等小王大人說完以後大家再來討論也不遲呀。”
眾大臣這才醒悟過來,王珂才說了一件事,還有許多沒有說呢。而且他們都知道,越是在後面說的事越重要。於是都集中精神,好聽王珂說下去。
房玄齡見眾大臣都不再說話,轉頭對李二同志說道:“皇上,臣以為應該找一個書記官來,把小王大人說的話都記錄下來,以便下來後進行評議。這樣也不會有所遺漏。”
李二同志深以為然,喚人去傳進一個書記官來,在一旁設了一個座,讓他隨時記錄王珂所說的每一句話。
王珂見君臣都已收聲,時期也安排妥當了,知道是自己開始表演的時候了,於是穩穩地站起身來,走到中間站住了,對李二同志和諸位大臣一拱手,開口說道:“皇上、諸位大人,你們都已經看見小子身上穿的新式軍服了,不知和往日裡官兵的穿著比起來,是不是顯得更好一些?”
王珂沒有直接說這軍服有什麼什麼好,而是給了一個問題給眾人。他知道,這樣的效果要比他直接說要好得多。果然眾人聽他如此問話,個個都仔細的打量起他身上的衣服來,看完後都點頭人同他的說法。只不過因為沒有穿過,說出來的都只是很淺表的問題。比如這軍服穿起來顯得更精神、這軍服很漂亮之類的。王珂知道這些只能算一個有利的證據,但僅僅是有利,還不是有力,和他所希望的還有一段距離。
他轉過頭對著也如同他一般穿著新式軍禮服的程知節禮貌地說道:“程將軍是穿過這種新式軍服的,我們還是請程將軍來說說他的感受吧。”
程知節得意洋洋地站起來,用眼睛掃了一眼眾大臣,滿臉自豪地說道:“在這個問題上,老夫是最有發言權的。別的我先不說,就單說穿上這衣服的感覺就很不一樣。”
程知節一邊說一邊把自己左右兩旁的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拉了起來。這兩人中尉遲敬德穿的是唐朝的武官官袍,秦叔寶則是一身的鎧甲,頭上還戴著頭盔。
程知節指指兩人,又指指自己說道:“你們可以看到,象他們這樣穿著,在以前也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同。可我們這些做武將的,還是很少有人願意穿著一身這種官袍到處跑,一個是因為看起來不威武,最主要的還是不利索。寧可穿著比這官袍重上幾十斤的鎧甲。因為都認為這鎧甲穿在身上更能顯示作為武將的武威。可穿這鎧甲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重,行動起來不甚方便。”
別看平日裡這個老殺才說話嘴上沒有把門的,說起話來從來都是喜歡問候別人的親人,還蠻不講理。但這會兒說起話來也是頭頭是道,條理清晰。
眾人聽他這樣一說,特別是武官們是深有同感,不住的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