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忙問道:“這馬掌是什麼東西?王兄快說,如果真有這麼好,那以後對嗎的需要可就小了不少呀,開戰前的準備時間也要縮短不少,這可是一見大好事呀。”
李恪也在旁邊說道:“王兄,這是一件要緊事,我們立刻就去辦,真辦好了我立即進宮面見父皇,讓全大唐的馬都這樣弄,那沒年朝廷花在購買馬殺昂的費用可就能節省一大截了。”
王珂見兩人對這事都很是看重,才知道自己隨口一句話有多大的意義。連忙說道:“那我們現在就去找個打鐵鋪,讓他們給我們打馬掌。這東西不復雜,要不了多少時間的。”
說幹就幹,三人一人拉起一匹馬就走。
王珂看著這馬哭笑了一下,上次和李恪出去王珂才知道這個時候騎馬還沒有馬鐙,上下馬很不方便。上次就是李恪把自己推上去的。平時自己出門習慣了開車,也就沒有在意這個事,現在看來還得把馬鐙一起做出來才行。
三人很快來到一個鐵匠鋪,王珂把馬掌和馬鐙的樣子畫給鐵匠,因為不復雜,很快鐵匠就明白了開始幹起來。
由於剛才在家王珂只說了馬掌,並沒有說馬鐙的事,李恪就問了起來。
王珂自己也不清楚該怎麼說才是,見閒著也是閒著,左右無事,就忽悠起來:“殿下,你也知道我騎馬不行,每次上馬都是你推我上去,下馬都是滑下來,騎著還不能快跑。我想打仗的時候騎兵也必定不能時時注意緊緊夾住馬肚,這樣就有可能會摔下來摔死,對不對?”“就是這樣,其實很多騎兵都不是戰四的,而是從馬上摔下來摔死的。”
程懷亮畢竟是來自軍人家庭,自己也算是武將,對這種事的瞭解也比李恪多得多,聽見王珂這樣說也就插嘴證實道。
王珂見自己的推斷正確,於是接著繼續說道:“有了馬鐙以後,不但上下馬方便了許多,就是在馬奔跑時,也因為腳是套在馬鐙裡,能夠使上勁,有了著力的地方,身體的平衡感也就增加了,摔下來的可能性就要小了許多。因為腳下有馬鐙,在交戰的時候就會有站在地上,腳踏實地的感覺,人的膽子也會大一些,在交手時也就會放開手腳拼殺,不會分心去顧慮會不會摔下馬去,這樣戰鬥力也會提升不少。這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李恪拍拍王珂的肩膀說道:“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小的東西還有這麼大的作用,還是得虧王兄懂得多,大唐有幸呀。”
王珂連忙假謙虛道:“沒什麼了不起的,雕蟲小技而已。”
說話的功夫,一套四個馬掌,二十顆馬釘,兩個馬鐙就打好了,王珂拿起來看看,在確認符合自己的設想後,指揮著鐵匠幫忙把馬掌給釘上,又找來繩子,把馬鐙綁在馬鞍上,示意程懷亮騎上試試。
程懷亮踩鐙上馬,出去跑了一圈回來,讚不絕口地說道:“好!我故意在亂石灘上跑了個來回,一點事都沒有。踩在馬鐙上確如王兄所言,比以前方便多了,”
李恪見程懷亮這樣說,自己也上馬試了試,確定如兩人縮說的那樣,回來後更是喜不自禁。
待三匹馬都安裝好後也不耽擱,拉上兩匹馬就直奔皇宮而去,程懷亮也急著要回去給馬安裝,王珂就讓他騎走了李恪留下的那匹馬,而自己揹著手慢慢向家走去。
( )
第二十七章 內褲上粘上了東西
來到莊子裡,王珂望著這十幾缸石油發愁了,早上起來就想起這東西,連早飯都忘了吃就趕著過來了,來了見到石油才感到無從下手。
也是啊,自己雖然在後世泡網的時候也認識幾個石油系統的朋友,有一次還專門問過一個克拉瑪依中國石油的網友,石油提煉的工藝流程,網友也很詳細的講述過,自己自認為對從石油中提煉出汽油的工藝流程也相當的熟悉了,可現在真東西擺在面前才知道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起碼從前自己做成的事與這件事比起來就不叫事了。
王珂從車裡取出筆記本來,從裡面找出網友說的工藝流程再次看了起來。
王珂這點習慣很好,不管什麼工藝,只要別人和他說了,哪怕和他工作上的沒有關係,他也儘量用完整的文字記錄下來,放在筆記本里單獨的一個分割槽裡,他堅信技多不壓身這句話。
這個石油提煉汽油的工藝流程本來他也是隨口問的,對方是一個plmm,生日正好比他早一天,那天兩人聊得高興,卻突然發現沒話可說了,王珂就隨便問了出來,沒想到對方就這個問題,居然把整個流程說了三個多小時,將得那個透呀。王珂當然也習慣性的就把這個工藝整理好放進了自己的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