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大唐全才 作者:辛苦

兵去上戰場,弄不好還能找個夠本,弄好了還能賺上個把個。可是當軍官也是不可能的;可賢侄是冷兵器時代,自己什麼都不會,連騎馬都困難,真要進了軍職,一上戰場那就只有去見神了。

正想開口,卻見李二同志又發話了,連忙閉上嘴聽李二同志說道:“無忌,你說說看。”

哦,這個文官就是長孫皇后的哥哥,現任的侍中,也就是宰相之一的趙國公長孫無忌,長樂公主駙馬長孫衝的老爹。一個陰險狡猾、心狠手辣,以後會對李恪下手的陰人。

王珂靜靜地望著長孫無忌,想聽聽他對自己的看法。

長孫無忌站起身來說道:“臣對軍事不懂,但我相信各位將軍不會看走眼。不過(什麼話一說不過就有麻煩),我對王賢侄的詩詞倒是很是欣賞。看來王賢侄不但在武學方面學有所成,文之一道也有著相當的造詣呀。說實在的,如果把王賢侄放在軍中是否浪費了,就是做個文官,王賢侄也是夠格的。當然,我不是有意與諸位將軍搶人,我實在是喜歡王賢侄的才學。”

這話聽起來倒是很光明磊落,可細細一品味卻另有一番深意。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與唐朝當時的制度有關。唐初戰亂方定,周邊各族卻又蠢蠢欲動,在這種情況下,武將的份量就要重過文臣,再加上李二同志本身就是一個馬上皇帝,因此以軍功晉級也就成了向上升遷最好的途徑。

再有一個原因呢,就是朝廷有制度,一家人不能有兩個人同時在朝中為官(專指文官),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必然要有一個人要外派一人到京城以外去。

因此長孫無忌對李二同志提議讓王珂做文官,實際上就是迫使王矽要麼外放,要麼辭官回家。

因為李二同志讓王珂做官必定不會讓他外放,一定會留在身邊的,那麼就只能是王矽走人了。

可王矽一個堂堂朝廷三品大員,派到哪裡也不合適,那也就只有一條路走了,那就是辭官回家養老。

王珂如何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他知道今天自己在場,王矽是不能出面為自己推脫的,再加上長孫無忌的這席話,王矽更是不能開口了,只能是自己出賣說了。

一咬牙,王珂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中間跪伏在地說道:“皇上,草民自知文不成武不就,凡事也只能是動動嘴皮子,逞一下口舌之能而已,論真本事草民實在是沒有。剛才長孫大人說草民有些才學,那實在是大人高看了。呤詩作畫與治國安邦之才比起來只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實不能與之相提並論。治國平天下要的是大才,如同皇上、長孫大人才有此大才,草民實在是不行。”

“諸位將軍對草民的抬愛草民很是感激,可草民知道自己的斤兩,實不能上陣殺敵,放在軍中也只能是添亂,有百害而無一利。那日草民斗膽與諸位將軍論道,實在是大膽了,也是運氣使然,所說胡話居然入了諸位將軍之耳。實在是惶恐之至。如皇上真覺得草民有那麼點功勞,就隨便賞點錢吧,我家窮,就想要點錢,官就不用當了。草民性懶,早上起不來,如果當官早朝遲到了,還不得把皇上龍體氣壞了,那樣草民罪可就大了,還請皇上聖斷。”

臭小子,前面說話還有個人樣,越說越不象樣,到最後幾句所有人都聽得直搖頭,王矽更是一臉黑線,恨不得上前就是幾巴掌,讓他清醒清醒,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沒想到李二同志反而哈哈大笑起來,指著王珂對王矽說道:“王卿,你家小子很是有趣呀,和朕的三子恪性格倒是很像。”

王矽忙站起身來說道:“皇上,珂兒年幼,再加上剛回來沒有多久,對我大唐禮法還不熟悉,說話孟浪了,還請皇上恕罪。”

“年輕人率真之言,朕如何會怪罪他。王卿不必如此,坐下吧。”李二同志揮揮手讓王矽坐下。

看著王珂又說道:“你小子別在朕面前裝了,錢財朕可以賞,這個官你也得當,只是看把你放在文官還是武將裡去。”

聽到這話王珂可真是沒有辦法了,正不知道該如何說呢,就見程知節站起來,走到自己面前,對著自己說道:“小子,你就乖乖地到軍隊來吧,不然你程伯父可不答應。”說完還晃晃他那斗大的拳頭。

李靖見狀也站起身來,對著程知節笑罵道:“你這個老殺材,這樣嚇他也不怕他怕你打他跑去當文官了呀,還不回來坐下。”

說完對著李二同志一抱拳說道:“皇上,剛才我們幾個商議了一下,還是覺得把王賢侄放在軍中更能發揮他的作用,現在程將軍餓右衛軍里正好還差個行軍長史,我看王賢侄可以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