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諸公可有異議?”
那幾人豈會有異議?
萬曆帝笑道:“楊愛卿,這下你該滿意了吧!”
楊漣說道:“陛下,難道忘了內閣當中還有一位閣員!”
萬曆帝的臉色一變,突然想起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曾經向他上了一百多道辭呈的李廷機,李廷機雖然曾經上了一百多道辭呈,不過全被萬曆帝給留中了,也就是說按照法理,李廷機仍然是大明帝國的內閣成員,不過他現在應該是在自己福建老家裡窩著呢,這些東林黨還真是無孔不入啊!
李廷機此人不得不說是大明朝少有的才子,差點就連中三元的大牛人,若不是當年申時行看著朱國禎順眼,把狀元的頭銜給了朱國禎,李廷機就是解元、會元和狀元集於一身了。整個大明朝除了黃觀、商輅也沒別人做到連中三元,因此李廷機的學問那是毋庸置疑的。
而除了學問之外,他的清廉除了海瑞整個大明朝都無人能及,而且特別心軟,看到京城的乞丐,就忍不住慷慨解囊,看到京城那裡破損了,甚至自己掏腰包修葺,人家是升官發財,他的官越高,反而是花錢越多,最後把原本殷實的家底弄得跟海瑞都差不多了。
李廷機實際上與方從哲相交甚篤,而且當年東林黨為了能夠讓李三才、郭正域成為閣老,整天地上奏摺潑髒水,李廷機的臉皮明顯不如那些老奸巨猾的傢伙,結果就把把李廷機給罵走了,因此李廷機跟東林黨應該是有仇的。
但是李廷機在爭國本上面卻是立場鮮明,堅決站在太子朱常洛這一面,這個老夫子又是那種持身清正,難有瑕疵的人,連萬曆帝都對他非常敬重。
萬曆帝只能選擇召見,看到李廷機顫巍巍地走進皇極殿,萬曆帝連忙下去讓成敬下去將李廷機扶了進來,並且讓人賜坐。
萬曆帝頗為無奈地說道:“爾張公,你一把年紀,怎麼從福建又跑到了京城來了!”
李廷機嘆道:“國事不寧,我也放心不下啊,皇上,太子不可廢啊,我大明數百年沒有諸王爭儲之害,正是我朝奉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祖訓,若是皇上擅改祖訓,必然使我朝回到隋唐之時諸王混戰的局面,廷機擅離職守數年,願受陛下責罰,只是此等聖旨,恕臣無法領受,還望皇上恕罪!”
萬曆帝不禁有些後悔,若是自己不偷懶,早早地允了李廷機的辭呈,現在哪還有這種麻煩。
李廷機的威望在整個大明朝都是數得著的,雖然東林黨對其頗有苛責,不過所有兒女都有目共睹,李廷機的清廉正直不畏權貴。
萬曆帝嘆道:“也罷,此詔不為廢黜之詔,而改為申斥之詔,不知爾張公意下如何!”
實際上李廷機在京城破廟住了那幾年,早已經心力俱瘁,此時見萬曆帝改變主意,便被帶下去將養了,按照李廷機這把年紀,恐怕已經無法死在故土福建了。
散朝之後,慈慶宮。
“乒呤乓啷!”慈慶宮當中不斷傳出瓷器玻璃碎裂的聲音。
“都是騙子,都是騙子!枉我以為這世間能懂我之人,惟你徐誦一人,你我相知相守,你卻如此對我?對得起我對你的一番情意嗎?”太子的昏亂的語言不斷傳出,讓外面的人面面相覷。
李廷機在**星等東林黨人的陪同之下,站在外面,看著在慈慶宮中肆意打砸的太子,不禁嘆息道:“也難怪陛下生了廢立之心,原本太子是個仁孝之人,可是此時……你們也不知勸諫?”
李廷機甚至生出一絲後悔之意,自己剛剛在朝堂當中,反對皇帝廢黜太子真的是正確的嗎?
**星不禁苦笑道:“我等勸諫有用的話,太子也不會如此了!”
幾日之後,山東的諸位大臣便接到了一份奇怪的聖旨,詔諭將神樞營全部派往山東,以以趙彥為主將,以神樞營營官吳元焱為副官,要求他們儘快撲滅山東的叛亂,不過奇怪的是萬曆皇帝還派了以為監軍,正是朱由崧身邊的太監魏進忠。
趙彥算是看明白了,萬曆帝根本就是要讓朱由崧為主將,不過是因為怕群臣反對,而特意讓魏進忠當了監軍而已,趙彥對前些日子朝中的“廢儲風波”也有耳聞,此時太子的地位已經是岌岌可危了,而皇帝此舉自然是讓北海王插手軍事,若是平寇順利,一來可以在朝中樹立北海王的威望,二來則是鍛鍊北海王的軍政能力。
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為君王(二)
大明皇極殿。
山東的叛亂,牽動了整個帝國的核心,蒼老的萬曆皇帝也不得不召見外臣,商議如何平定山東的聞香教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