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部分(2 / 4)

小說:雲的抗日 作者:白寒

可是怎樣呢?如果不是我們參戰,美國人甚至連澳洲都守不住。所以,與其等著德國人打上門來,還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將他們擋在蘇俄境內。且,收回外蒙,收復遠東,諸位,你們已經青史留名了知道嗎?我們中國人從不怕威脅,德國人要打,那就放馬過來……”

《德國人要打,那就放馬過來》——第二天的《學兵軍時報》就以歐陽雲的這句話做標題發表了一篇長篇社論。隨著這片社論的發表,中日之間遲早必有一戰的說法登時喧囂塵上,同時在光復區、大後方掀起了新一輪的愛國運動。

放在一年前,如果歐陽雲說這番話的話,別說陳誠等軍政大佬,便是中國普通民眾聽了,也會覺得他這是大放厥詞,狂得沒邊了。但是現在,特別是在國內戰場連戰連捷已經光復華東華中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下,歐陽雲發出這樣的吶喊,些許會有人覺得不中聽,但是卻絕對沒有人會覺得歐陽雲這是信口開河。

透過之前的整編和後來的一系列戰鬥,國防軍已經完成了蛻變。這種蛻變不僅在士氣和戰鬥力上,還在精神面貌上。國防軍的前身原中央軍,戰鬥力不論,在老百姓心中,那是官紳階級的狗,和他們老百姓之間是存在鴻溝的。現在呢?根據最高統帥部的指示,軍隊在光復一地的同時還必須負責重建工作。而這重建即包括物質上的,同時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於是,那些老百姓心中的“總爺、兵爺”開始和泥瓦匠、大夫等等名詞掛在一起。光復區的老百姓開始還不適應,但是隨著這種現象變成常態,主要的相處下來,那些“總爺、兵爺”並不像以前那麼難以接觸,慢慢的,老百姓就認可了他們,並且打心眼裡將他們當做了依靠。

光復作戰行動和重建工作同時進行,軍隊不僅要打仗還要充當民夫、建築工人,甚至有的時候還要當那些失去親人的老人的孝子賢孫——歐陽雲剛提出這些的時候沒少遭到陳誠等人的詬病,也沒少遭到下面軍官層的陰奉陽違。只是世間萬事就怕認真,歐陽雲冷了臉將這件事當做基本國策來抓,並不介意冒著部隊可能出現叛亂的風險處罰了幾個出頭鳥,讓下面的人看到了他的決心,慢慢的,風氣就轉變過來了。

國防軍的待遇並不差;而且,得到民眾的認可和尊敬這滋味似乎也不錯;再加上,軍人的記錄性本就要強一些,而服從久了也會成為一種習慣。所以,當初在陳誠等人看來要出大亂子的事情,現在居然就真的演變成了常態。

而隨著國人對軍隊的認可,隨著國人向心力的增強,歐陽雲也才有膽說出這番豪言壯語。也才會有《德國人要打,那就放馬過來》這一社論發表過後新一輪的愛國Lang潮立刻迸發。

誠然,德國現在很強。但是中國在經歷了涅槃以後,雖然和德國比還有相當差距,但是卻絕對不會面臨欺凌毫無抵抗之力。中國正在強勢崛起——

第九百三十二章中德正式開戰

5月中旬,在蘇俄南部地區迎來春天的時候,就好像火星撞地球一樣,中國遠東遠征軍和德國A集團軍在莫斯科東部一千千米外的烏法擦槍走火。從這一天起,德蘇戰爭也演變成了德蘇中戰爭。這場遭遇戰的規模並不大,德軍方面只有一個營,中國方面規模更小,只是一個擔綱先鋒任務的偵察連。屬於試探性質的戰鬥,因為雙方都比較謹慎所以並沒有給彼此帶來多大傷亡,但是對當前世界戰局來說,這卻是具備劃時代意義的。

盟國方面,羅斯福、丘吉爾都鬆了一口氣——中國和德國終於卯上了,他們也不用再擔心兩國會私下媾和了。日本方面,以近衛文麿為首的軍政高層就好像過節似的雀躍不已——在他們心中,從不認為中國能幹得過德國,而現在兩國直接開打,也就意味著雙方都失去了外交斡旋的餘地。

歐陽雲下令遠東遠征軍主動出擊也是受情勢所迫。蘇俄政府雖然兌現了當初的《重慶協議》,承認了中國對蘇俄遠東地區的所有權,可是蘇俄人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繁衍生活了幾百年,聯合政府想要對其實施管理權卻不是那麼容易的。對於這些原住民,聯合政府採取的是優惠的少數民族策略。當地人願意搬回蘇俄最好,不願意的話只要向當地的中國部門登記就自然享有中國國籍,擁有中國公民的權利。此時的蘇俄,切開遠東地區,所剩沒被德軍佔領的地方已經不大,且這些地方都處於戰區。所以遠東人當然不願意搬回去。本來這並沒有什麼,可是因為他們同時又不願意成為中國公民,矛盾就產生了。中蘇目前是盟友關係,而且因為要考慮到國際影響,所以對這些原住民,聯合政府還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戰爭年代,特別是蒙古還不太平,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