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部分(3 / 4)

小說:雲的抗日 作者:白寒

而言,這自然是好事。只是,因為同時,民眾對政府的期望越來越大,要求儘快驅逐日寇、光復全部失地的呼聲也越來越響亮,歐陽雲等人因此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甚至於在一次例會上,一貫急進的馮玉祥也不禁質疑:我們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馮玉祥會這麼說,蓋因為連番大型軍事行動,已經讓本就拮据的政府不堪重負,乃至於又出現了拖欠軍餉的現象。雖說聯合政府現在威信極高,軍官們相比以前也要奉公廉潔得多,短期拖欠軍餉並不至於激起兵變。可是,考慮到長此以往會影響政府威信,稍有不慎就會弄出個樂極生悲,便是馮玉祥也不得不唱起了反調。

馮玉祥都能想到這個問題,歐陽雲自然不可能意識不到。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長勝不敗的軍隊,現在前線勝仗越多,也就意味著,民眾對敗仗的容忍度就越來越低。那麼,一旦出現敗仗,其後果將是極為嚴重的。道理他懂,然而基於長遠的考慮,他卻必須堅持現在的進攻節奏。因為清楚歷史走向的他知道,“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了”,一旦戰爭結束,中國還能像現在一樣滿世界追逐利益嗎?絕對不可能,因為中國的底子實在是太弱了。

中國當前風光無限並不僅僅侷限於軍事,外交上同樣如此——在英國派出以外交大臣艾登為首的代表團進駐重慶以後,現在世界上同盟國一方的主要國家英法美蘇,已經全部有代表團常駐重慶,而且全部都是重量級的。此現象同樣引起了中國民眾的歡呼,中國實在是積弱太久,外交上也吃虧太多了,所以,民眾們才會對此事格外敏感,好像中國已經站到世界領導層面似的。

民眾們有理由為國家現在的“強勢”歡呼雀躍,歐陽雲等人卻不能簡單的看待這些問題。自家人知自家事,對國家各個方面知之甚深的他們知道,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都拜戰爭所賜。偏偏,戰爭又是最難掌握的。所以,一時的勝利真代表不了什麼,而抓住這個機會將之轉變成國家實力,這才是明智之選。

英法美蘇,放在戰前,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斜睨中國並且鼻孔朝天。正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態度前後迥異,民眾才歡呼鼓舞的吧。只是,如果他們知道,軍隊已經一個月沒發餉,政府官員已經三個月沒領薪水,國家軍火庫中的彈藥儲備已經只能保證前線部隊的供給,想來他們會有所收斂自己的情緒。

當然,歐陽雲是不會將這些窘況公諸於眾的。

曾經,包括陳誠、白崇禧在內,不止一個人提出發行國債以緩解財政危機,但是卻都被歐陽雲否決了。歐陽雲的理由簡單而又中肯:維繫政府運轉那是我們的責任,政府如果真的破產,那隻能說明我們無能,我們就集體引咎辭職好了;老百姓何辜?是他們沒納稅嗎?別跟我提什麼前任,我們既然敢坐上現在的位置,那麼就要有這份覺悟!說這番的時候,在最後他還加上這麼一句:……在廣州我已經錯了一次,不會再犯了。

歐陽雲這番話,嚴重違背了中國官場千百年以來形成的規矩,所以一度被不少人以為是作秀,認為他也就是死鴨子嘴硬而已。

但事實證明,歐陽雲並不只是說說。在他的任期內,雖然聯合政府也接受了不少募捐,但這些捐款人卻都是自發的,他還真就做到了。

言歸正傳。中國現在的局勢,事實上屬於明面上光鮮,而底子卻是空的。這個時候,艾登一行做好挨宰的準備來到重慶,結果可想而知。

學兵軍還在廣東的時候,國內就有知名人士指出學兵軍特區的政策有窮兵黷武之嫌,歐陽雲因此甚至被罵為“軍閥”、“國賊”,而現在事實證明,歐陽雲當初採取這個策略,卻是押對了寶——在戰爭年代,軍事投資的回報率,那是真正的暴利啊!

不僅是英國,美國還有法國也成了歐陽雲解決政府財政危機的“冤大頭”。英國人擔心會遭到德日東西夾擊,所以不得不做出姿態,準備大出血。相比英國而言,美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在中英政府達成協議,英國將承擔中國遠征軍若干軍費並讓出了在中東地區擁有的幾家煉油廠以後,美國人也坐不住了,同樣許諾承擔駐澳中**隊和法國志願軍的軍費以希望換取中國完全接手澳洲和太平洋戰事。

聯合政府的一場財政危機,就在英美兩國政府的慷慨解囊中得以渡過,而相對應的,在盟軍各個戰場,中**人的身影也開始變得普遍起來。

第六百四十九章鄂木斯克事件

時間是1943年10月8日;地點是蘇俄南部鄂木斯克地區。事件起因:中方一架金雕遭遇德方兩架風暴鳥,德軍飛行員想當然以為遭遇的蘇俄空軍,遂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