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1 / 4)

小說:遠東之虎 作者:京文

而最大宗的,卻是出人意表的絲綢!提起絲綢,大家幾乎都想到的是蘇杭。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從二十年代開始丹東就是極其著名的絲綢產地!

在絲綢界的歷史上有著“南桑北柞”之說。而這裡的“北柞”指的便是柞蠶!“北柞”即指的是丹東地區的柞蠶生產,它是生產絲綢的原料,中國的柞蠶資源,85%在遼寧,遼寧的80%在丹東。

早在1905年。丹東就出現了專營繅絲的工廠,而且為了便於銷售,由大纊絲改為小纊絲。

據文獻記載:1905年,安東道臺錢榮在元寶山麓開設七襄絲廠,有職工200人,足式木製小纊機170臺;1906年,林縞春在興東前街開設謙盛恆絲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市場漸趨穩定,各國紛紛到中國爭奪原料和市場,以致絲價顯著上升,於是投資經營繅絲廠的增多。

1923年,安東的繅絲廠由29家增至67家,絲繭棧將近l00家;同時,安東所有雜貨批發商幾乎都經營了絲繭代理店,當時流傳著“上有天堂,下有絲行”的說法,映襯了當時丹東絲綢的輝煌!

曾經,丹東的絲綢作為國禮贈送給了英國的女王。

曾經,丹東的絲綢行業年生產總值達4。49億元,佔全省的61%,利潤總和7400萬元,出口額達4000萬美元!那時是1985年而已!

曾經,按工業產值比,丹東在全國幾個重點絲綢城市中僅排在蘇州、上海、杭州、佛山之後,列第5位。

可惜如此之輝煌的絲綢之都,後世卻落寞。以致世人皆知蘇杭桑蠶,卻不知與之齊名的丹東柞蠶。

這一世,屠千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出口大戶!他先是大力鼓勵絲綢的發展,其次讓東三省商務部專門成立絲綢管理協調部門。幫助這些絲綢商人進行出口談判、養殖協調等。避免惡性競爭,提高總體競爭力。…;

這次果然一舉賺了個滿盆缽!連帶著丹東周邊的蠶農們也笑的合不攏嘴,而屠千軍在主政東北之後開始逐步的將原本合法的鴉片種植取消,政府給予免稅、補償和指導種植、負責收購等方式讓民眾放棄種植鴉片。

直至抗洪前,整個東北的鴉片種植完全泯滅。取而代之的是糧食、柞樹、玉米……等等作物的種植,由於政府提供各種補助外加技術指導和負責收購,百姓們倒是沒有什麼不滿的。

不過笑的最開心的,卻是內外蒙的牧民們。和英國商定的畜牧業肉類進口,足足讓他們大賺一筆!透過修建好的鐵路,一批批的牛羊被送到了奉天而後上船直接向著英國駛去。

原本僅僅是因為活佛的冊封而對屠總司令有所敬畏的牧民們開始感覺到了一絲絲的不同,百姓不笨!他們也不蠢,大家實實在在的拿到錢了這比什麼宣傳來的都要強!

而隨著東三省組織的教師、各級官員們前往內外蒙自然也受到了歡迎,這些官員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專門負責當地工作的,不少是曾經在蒙古駐紮過的國防軍戰士轉業。

看到這種情形,那些個蒙古王公們知道自己的特權是拿不回來了。於是只能是逐漸的向著奉天等城市遷居,一部分則是將自己的家族子弟派往各個學校內學習。

希望透過公務員考試混個一官半職,他們也明白這是他們獲取權力的唯一道路。對於這種情況,曲吉尼瑪活佛則是笑而不語。

隨著生活的好轉,屠總司令被活佛稱為“我們的岡日森格,我們的塔林部日古得!尊貴的曼殊室利!我們草原上的守護神!”等論斷也逐漸的流行了起來,一部分牧民甚至想著要不要去奉天給守護神參拜並祈求摩頂賜福……

當然,這一切都是屠千軍自己不知道的。他吩咐完畢了下一段東三省在新疆的工作要點之後便回到了司令部,但卻看到了羅斯福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等著自己。

第五百一十六章 守山犬

“孟賁兄,我們還是不要過上海了。”剛剛見到了屠千軍,羅斯福便笑著道:“如果你準備好了,那麼我們便從大連離開吧!我們正好去定船票!”

軍子聞言一愣,隨即對著羅斯福便道:“我說法蘭克,用的著那麼著急嗎?!”

而羅斯福卻對著軍子擺了擺手,笑著道:“哦~孟賁兄,以後別叫我法蘭克了!我找了葛月潭先生給我起了箇中國名字,叫羅睿慈!”

屠千軍聽羅斯福這麼一說不由得有些發愣,這羅斯福怎麼會起了箇中文名字?!而羅斯福看屠千軍愣住了,不由得笑著道。

“這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