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國人在一戰中創造。指空戰中擊落五架或更多飛機的飛行員。
一戰結束時,主要參戰國都誕生出本國王牌飛行員,如德國的沃納。沃斯、加拿大的威廉。艾弗裡。畢曉普、美國的弗蘭克。盧克等等。
而很多人以為在這個時候戰鬥機飛行員是很容易培訓的。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後世的朝鮮戰爭,部隊之所以讓很多僅僅經過初步訓練的陸軍戰士成為戰鬥機飛行員那是迫於無奈!
都已經打起來了,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給你做訓練?!直接實戰吧!這是最迫於無奈的做法。實際上,即使在一戰期間,制空權的基本原則表明在空中熟練的團隊協作而不是個人的卓越技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特別是一戰期間的飛機大編隊作戰和個人空中格鬥戰術被互相支援的成對戰鬥機協調使用戰術取代。在這種戰術基礎上的一些變化後來被稱為“四指隊型”、“撒奇織法”和“割草機”。
而熟悉二戰史的屠千軍更是知道,二戰爆發後,制空權理論不再只是一種附屬物,而成為奪取勝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導致空中作戰規模空前。
空中的廝殺。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僅僅是認為這不過是隨意教一下便讓他升空,那麼與讓他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二戰後期,德國與日本就是因為飛行員的缺失導致了空戰的大幅失利。直接被美蘇的空中優勢所淹沒。如果是個人就能上飛機去打,那還要訓練飛行員做什麼?!張學良他們何必辛辛苦苦的派人到法國去學飛行?!
沒系統的培訓,那麼上了天空很可能就是給人增加戰績的結果。
現在東三省已經有了一大批實戰過的戰鬥機飛行員。這些人組成了國防軍新成立的空軍學院的教官,開始大面積培養國防軍的戰鬥機駕駛員。
而同時,在司徒美堂的號召下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們紛紛歸國!其中一大部分有著飛行經驗的華人毫不猶豫的報考了國防軍空軍學院!
而在國防軍空軍學院的大門前,由東三省教育部部長、宇內名士章士釗親自題詞:藍天長城,中華傲骨!
“嗚~~”的一聲汽笛長鳴。上海的碼頭上迎來了幾艘郵輪。但與平時不同的是,在碼頭上擠滿了揮舞著旗子的激動民眾。
而更是有一片地方空出來,現任南京國府行政院院長孔子淵和國防軍總參謀長蘇宗轍並肩而站。看著緩緩靠岸的郵輪,孔子淵輕笑著道。
“企六兄,我們可是說好了啊!如果這五十二師願意跟著我們走,你們國防軍可不能為難喲!”孔子淵笑著對蘇宗轍便道,眼中一片精光閃過!(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百九十三章 誘惑
蘇宗轍淡淡一笑,輕聲道:“第一,我國防軍對於愛國奮戰之士一向來者不拒。第二,我國防軍對於想要離開者,無論原因、想法向來是去者不留。”
這一句話,輕且柔。但孔子潤分明在這輕柔的話語中聽到了一絲絲的自信與強硬!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當然,來者的前提是必須是愛國奮戰之士!
去者不留,但想要回來麼……呵呵呵!這份底氣卻不知道南京國府什麼時候才能夠有啊!孔子淵在心裡感嘆道,其實他心裡也知道如果要真有了這份底氣那麼他和宋家的人基本就可以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強大的政權可以容忍門閥,但絕對不能容忍威脅到了國家甚至試圖掌控國家的門閥。歷史上門閥和政權之間的戰爭一直在上演。
遠至春秋戰國,近到民國。要麼政權被門閥所殺,新的家天下里出現新的門閥。要麼門閥被政權所清理,衰弱幾十上百年又或者直接從歷史長河中消失。
“嗚~~”汽笛聲響起!郵輪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緩緩的靠向了岸邊,碼頭上的人們屏息凝視!五十二師在閩江便上英勇抗擊日軍的事蹟已經隨著記者的報道傳遍的宇內甚至全球!
當然,這些訊息都是來自於國防軍的烏鴉。霍慶雲他們一直在將戰鬥的各種歷程、訊息傳回了奉天。而奉天則是在整理之後,交由阿班記者釋出。
碼頭上大家都在等待,等待著看這支傳奇的部隊!終於,郵輪緩緩的放下來棧橋。一隊隊穿著國防軍軍裝的將士們從船上緩步而下!
氣氛凝重而嚴肅,原本準備著歡呼的人群也被這種氣氛感染!他們全都沉默了,只有孔子淵看著這些將士穿著國防軍的軍裝臉色徒然變得難看!
但隨即他便釋然,說不準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