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得老淚縱橫。
“是!元帥,這是咱們的航母!咱們中國人的航母!”沈鴻烈也泣不成聲,為了這一天中國海軍等待了多久?!大東溝之後,中國海軍精華盡失。海權崛起之路,生生被打斷……
“哈哈哈……我薩鎮冰有生之年,得見我中國海軍之航母下水,不枉此生了!哈哈哈……”老人,便是中國海軍的活化石、海軍名將薩鎮冰。
“不!老元帥,這不夠!”沈鴻烈流著淚,看著老人堅定無比的道:“您僅僅是看到了航母入列,這不夠!我們要您看到的是,我們中國海軍可龍游四海!復我海疆!!”
“這僅僅是第一艘航母,將來我們會有第二艘、第三艘甚至數十艘航母!”沈鴻烈紅著眼眶,看著老人道:“老元帥,您需保重身體!待我海軍揚威海疆那一刻!”
薩鎮冰的眼中猛然迸發出熾烈的光,老人縱聲在艦橋內大笑:“哈哈哈……好!老夫努力的活,一定著看我們海軍揚威之日!”(未完待續……)
PS:第二章,第三章在碼。12:00前傳上來。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島浩的見解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加里寧明顯的感覺到了原本和自己談笑風生的裡賓特洛甫的耐心正在一點一滴的失去。
他同時也明白,戰爭就要來了。彼時,整個蘇聯都在忙碌的準備著。準備著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
超過三萬人的英美法等盟國“志願軍”透過海、陸、空三種交通工具,抵達了蘇聯。他或者是在莫斯科集訓蘇聯部隊,又或許是在基輔戰略要地對蘇軍的防禦提供意見。
而德國人也沒有閒著。他們在波蘭、波羅的海一線擺下了超過五千六百輛坦克、四千九百架戰機和四萬七千餘門火炮。
其中,口徑在50MM以上的火炮就有三萬七千餘門。
德意志海軍收縮了自己在大西洋上的行動,轉而全力支援這次對蘇戰役。四艘德國航母及近五十艘戰列艦、巡洋艦開始在蘇聯周邊海域遊戈。
負責地面進攻的113個德國國防軍陸軍師、40個盟友師;包括19個坦克師,14個摩托化師已經全部到位,後勤的彈藥、油料都已經送抵前線。
而德國的盟友日本人的對蘇遠征軍,在石原莞爾的領導之下費盡心思調集了十五萬人。雖然還不滿編,但火力相較德軍並不差的太遠。
配備給石原莞爾的部隊的火炮,都是現在日軍中少有的105MM口徑的重炮。對蘇遠征軍七個師團,共計有著三百八十門重炮。
同時。編制極少的日軍戰車師團也被抽調了一個前往戰場。經過長途的跋涉,共計一百五十輛的新型三式坦克被送抵了阿富汗。
就目前而言,日本最大的坦克部隊全部都放在了朝鮮防備國防軍突然發動的進攻。僅僅是在朝鮮。他們就佈置下了一個戰車軍。
此戰車軍下轄兩個戰車師團外加一個戰車教導旅團。而南方軍如此重要的資源收集地,也僅僅是擺放了一個戰車師團和兩個戰車聯隊。
在日本本土,則是還停駐著一個戰車師團和兩個戰車旅團。
日本雖然得到了東南亞的資源,但他們要消耗的是在太大。包括了海軍在建的軍艦、陸海軍都需要的戰機。
損耗的槍支、火炮,作為戰爭必須的彈藥……等等,都需要耗費數量龐大的鋼鐵和稀有礦產。是以,雖然日本陸軍在坦克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但總歸是得不到內閣和大本營的首肯。
“石原君。我們準備的如何了?!”大島浩出奇的離開了德國,在經過一系列的輾轉之後抵達了石原莞爾的指揮部。
石原莞爾看著面前的大島浩,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複雜情緒。陸軍方面一直都是希望和德國合作的。石原莞爾也是這麼看。
從這方面來說,大島浩促成了德國和日本的合作這讓陸軍極為高興。但另一方面來說,大島浩似乎考慮德國的利益甚於日本的利益。
這就讓陸軍裡很多的激進派將領們極為不滿了。你到底是日本人還是德國人?!什麼都推崇德國,你不如做德國人算了。
“放心!我們準備的很充分。”石原莞爾看著大島浩。道:“這次大本營也是卯足了勁兒。想要讓盟友看看我們的戰鬥力。”
“這是正確的,大本營諸位閣下都是老成持重之重臣。”大島浩贊同的點了點頭,道:“我現在正在爭取和德國拿到他們的戰車、戰機技術,這兩方面他們都做的很出色。”
“但如果沒有帝國的戰績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