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w。)總體上,太后對於清瑜的計劃是認可的,只是在細節部分,提出了一些問題。清瑜對於原則問題,仍然堅持己見。但是對於無關大雅的部分,清瑜也聽之任之。
清瑜所堅持的原則問題,便是這個專案的核心部分。一是建立宗廟感應寺的京城分院,以宗廟為軸心,輻射周邊的高檔莊園,這是清瑜定義的富人區。以國家龍脈為象徵賣點。對於陳國來說,些許土地有的是,但是賦予了這樣的神秘光環,一塊平淡無奇的土地便光彩照人,身價倍增了。
第二,則是清瑜冥思苦想來的,關於集中織染業的設計。成都又名錦官城,雖然整體織染業情況的朝廷也沒有細緻摸查過,但清瑜透過魯寶柱帶人走訪調查得出結論,這個產業的規模應該在年營收五百萬兩左右。是目前陳國最具有產業整合可能性的行業。這次透過新區建設,將所有織染作坊遷入其中,必將帶動這個新區的商業、人口的發展。對於目前一盤散沙的織染行業,集中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未來人才的培養,產業的革新,技術的交流,必將更加自由,可以打破如今這個行業傳統師傅帶徒弟封閉自守的現狀。一旦突破了產業瓶頸,清瑜相信,工業化的模式定會帶來行業空前蓬勃的發展,蜀錦會力壓蘇繡湘繡粵錦閩錦,成為中華織染業的霸主。
對於建造新區的人力,清瑜是希望能用到巴州難民中的青壯勞動力,而建成之後,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家屬,也可以加入織染行業,就地轉化。免去了陳國的後顧之憂。
對於太后這樣的女人來說,宮鬥宅鬥或許手到擒來。可是面對這樣專業的實業計劃,她還是有心無力。面對清瑜無可辯駁的計劃,太后只能全盤接受。整個陳國朝廷,對於這個計劃的討論,也是贊多貶少。太后便下定決心著工部全權推動新計劃。
清瑜離宮後,太后便對身邊親通道:“此女有陶朱之才,若有朝一日我能效仿則天女皇帝,她便是我的上官婉兒。”
清瑜當然不知道連太后都如此佩服自己,她這些天已經在進行最後的準備。嘉王府上下為了公主啟程的事情,已經忙活幾天了。清瑜這次離開京城,可不像當年僅僅帶著幾個丫鬟收拾一點細軟,靜靜的離開。光是嘉王吩咐要給清瑜帶上的行李,都裝了十幾輛馬車。更別說還有相好的人家,如舅家司徒府、保靖侯府,福王府送的物品。大家都知道清瑜這個公主沒有封地奉養,生怕她去了巴州手頭不便,都想盡法子為清瑜準備。
清瑜知道這是長輩們的一片愛護之意,況且此時巴州百廢待興,即便清瑜自己不用這麼多,那些東西也可以作為賑災物資,分發給難民。所以清瑜只稍稍客氣幾句,便都全盤收下了。
至於嘉王答應的那十萬兩,與清瑜名下那些可套現的身家,陸管家與魯寶柱也都給清瑜準備出來。清瑜知道,這是她可以利用的,也是唯一一筆可用的啟動資金。未來在巴州無論是賑災,還是振興經濟產業,都得靠這些資金支援。所以清瑜格外鄭重。好在福王妃被清瑜打動,已經同意兒子澤禕隨清瑜一道去巴州歷練歷練。太后對於福王府的恭謹低調非常滿意,便順水推舟賜了澤禕一個指揮使的軍職,統領六百精銳鎮守巴州。這一路上,清瑜有這些人馬護送,總算能夠放下心。
除此之外,清瑜與澤禕還分別從嘉王府、福王府選了十數位經驗豐富、善知商事的管事。加上聘請了三位從工部榮休退養的老成幹吏,這些人基本上構成了清瑜這位巴陵公主在巴州施政時的商業班子的雛形。
清瑜自認有足夠的商業眼光與拓展思維,但若沒有這些深知這個時代商業守則的人,清瑜還是沒有把握能夠實踐自己的構想。所以即使在一開始,雙方在理念上有些出入,清瑜還是十分耐心的與這些人溝通。所謂潤物細無聲,經過磨合,如今的團隊已經基本認同了清瑜的設想。清瑜希望透過討論溝通,使雙方的意見達到平衡。她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現在沒有時間去調和內部的矛盾,清瑜力求在一開始便將大家的思想統一起來。巴州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實業。如今藥材行已經選址籌備,陶瓷業也在招兵買馬,加上擴充的商業轉運中心,清瑜對於巴州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終於到了離別的這一天,一大早,便陸續有人到府上來送清瑜。
司徒府一家人到得最早。作為清瑜的舅家,清瑜這次得封公主,司徒府也跟著與有榮焉。司徒博言作為司徒府新一代家主,如今已經官至刑部侍郎,是攝政王系的中流砥柱。他知道清瑜這次去巴州,身上也擔著重要的職司,少不得仔細叮囑了一番。而帶著一雙龍鳳胎表弟妹的舅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