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這個媽媽老實本份,忠心耿耿,不是謀士,卻是忠僕。回頭朝著揚媽媽笑了笑,道:“
自然是怎樣討夫人歡心的事了!”
楊媽媽聽了心裡不由一陣難過,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楊氏已笑盈盈地吩咐楊媽媽:“你把我帶進府的花樣子都拿出來,我看看有沒有合適喜鋪用的。”
文姨娘正納悶著:“…大覺寺,怎麼聽著有點耳熟,仔細一想,又記不起來了。”
“那就別想了唄!”秋紅笑道,“反正不是什麼好處去。要不然,怎麼會把頂撞了夫人的喬姨娘送過
去呢?”她更關心另一樁事,“姨娘,夫人有沒有說怎麼處置繡椽她們?”
文姨娘用力地搖了兩下扇子:“把她們拘在屋裡,讓她們幫著針線上的人做針線。”
秋紅“撲哧”一聲笑:“夫人最喜歡讓人做針線了!”
“做針線好啊,”文姨娘不以為意地道,“把人關在屋裡做針線。免得到處晃悠惹出事來…”話音一
落,她人已怔仲。
“怎麼了?”秋紅看著好奇。
“沒什麼!沒什麼!”文姨娘若有所思,“我就是在想,夫人常常讓秦姨娘做針線……”
“這有什麼奇怪的。”秋紅困惑道,“姨娘不是應該幫夫人做針線的嗎?”
文姨娘沒有做聲,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晚上去給十一娘請安,她顯得比平常安靜一些。不過,這並沒有引起秦姨娘和楊氏的注意,相比她們
兩位,她的話還是顯得很多。而注意到了的十一娘卻在心裡暗忖:發生了喬蓮房這件事,大家總會有些感觸
。
說了幾句話,她就端了茶。
第二天簡師傅拜訪。
“順王又介紹了一筆生意給我們。”她笑吟吟地道,“做七夕節的鵲橋補子。”
“我們鋪子倒成了專做補子的了。”十一娘聽了失笑,又問,“給的價錢怎樣?”
“和上次一樣。”簡師傅笑道,“不過比上次的數量多兩倍。掌櫃讓我來和你商量商量,想再招幾些
人手。”
也就是說,可以小賺一筆了。
“生意好了,自然要多招幾個人了。”
簡師傅得了準信,笑著告辭了。
正好季庭為十一娘在暖房裡養的那株梔子花開了花,太夫人、二夫人、五夫人等人一送,只剩下四、
五朵,十一娘讓人送了兩朵去林大奶奶,帶了另三朵去了甘太夫人那裡。
“比玉簪、茉莉香,個子也大。”甘太夫人稀罕得不得了,“也只有你們家養得出來!”然後吩咐小
丫鬟從箱底找了個霽紅小碗養著,又叫丫鬟切了西瓜來吃。
十一娘見她喜歡,也跟著高興,一邊吃著水果,一邊和她說起鋪子裡的事。
甘太夫人喜笑顏開:“正旦節裡要穿葫蘆景補子、元宵節要穿燈景補子、端午節要穿五毒艾虎補子、
重陽節要穿菊花補子、冬至要穿陽生補子…… 這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生意。順王那裡,你可要好好謝謝。
”
“我也這麼想。”十一娘笑道,“想請簡師傅為順王妃繡件百子戲嬰小襖,您看意下如何?”
“這個主意好。”甘太夫人連連點頭,“又吉祥,又能展現簡師傅的繡工。”
兩人七七八八地說了一大堆,十一娘在甘太夫人那裡吃過晚飯才打道回道。
宋媽媽在垂花門口迎她:“夫人,你走沒兩刻鐘的弗勞,朱老爺和七姨來了。太夫人留著吃了晚飯,
正在西次間說話呢!”
十一娘很是意外:“前兩天給她給我來信的時候都沒提要到燕京的事……”
宋媽媽扶她上了青帷小油車:“說是臨時決定的。”
這倒像七娘的性格。
十一娘回屋,三位姨娘立在屋簷下等著給她問安,她草草說了幾句話,就打發她們散了,自己換了件
衣裳去了太夫人那裡。
進門就聽到一陣歡聲笑語,進了西次間,她就看見七娘和五夫人一左一右地挨著太夫人坐著,正高興
采烈地說著話,徐令宜、徐令寬和朱安平則笑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聽著。
看見十一娘進來,七娘、五夫人、徐令寬和朱安平都站了起來,紛紛和她打招呼。
十一娘笑著和眾人見了禮,就被七娘挽了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