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裳到那邊去過夜,第二天換了件舊衣裳回來。又連著幾天歇在這邊,那新衣裳漸漸忘了,再拿出來,又
成了新衣裳。十一娘索性把他的衣裳全部都整理了一遍,哪幾件衣裳放在半月泮,哪幾件衣裳放在太夫人那
裡,哪幾件衣裳放在正屋,還放了幾件衣裳在文姨娘和喬蓮房那裡。
派了細心的玉梅專司徐令宜的衣物。這樣一忙,就到了八月頭,送中秋節禮的時候了。
去大覺寺送香油錢的媽媽回來稟道:“楊姨娘如今叫鏡空。在主持師傅的園子裡負責照顧花木。聽說我
找鏡空師傅,那些小尼姑很熱心地帶我去。她和另一個小尼姑單獨住一個房子,坐南朝北,門口種了株碗口
大的春椿樹,看那日子過得倒挺滋潤的。夫人不必擔心!”
以她的能力和手段,到哪裡都能過上好日子吧!
十一娘笑了笑,讓秋雨賞了那媽媽幾塊碎銀子,打發她走了。
過了中秋節,弓弦衚衕那邊有訊息過來,說羅大奶奶七月十一生了個兒子,母子平安。
來送信的是羅大奶奶的乳兄杭六的媳婦。
羅振興來燕京,羅大奶奶把乳兄杭六和杭九給了羅振興使喚。羅振聲夫婦和六姨娘、英娘回餘杭後,杭
六就接管了弓弦衚衕的庶務。
“大哥派誰回餘杭送信?”十一娘招了杭六媳婦問話,“我也好給未謀面的侄兒帶些東西過去!”
/
杭六媳婦半坐在了炕前的小杌子上,聞言立刻站了起來:“回十一姑奶奶的話。大奶奶寫信來讓給二少
爺取個名字。大爺說,等他把名字想好了就讓我家小叔子回趟餘杭。具體的時日還沒有定。十一姑奶奶要是
想帶東西回去,您把東西準備了好了,我來拿就是。”
很會說話的一個婦人。
十一娘就讓竺香把準備好的多赤金長命鎖之類的東西拿給杭六媳婦——之前她算過日子,東西早就準備
好了。
想問問孩子的情況,可惜杭六媳婦也只是聽說,想問問羅振興這些日子怎樣,想著他有小妾照顧,問這
些又顯得有些多餘。
正想讓杭六媳婦退下,黃三奶奶來了。
十一娘忙迎了上去,請她到屋裡喝冰鎮的綠豆湯。 ‘
黃三奶奶端了青花瓷小碗苦笑:“方家那邊送嫁的船已經啟程——真正的十里紅妝。這次你們家三夫人
可省了一大筆錢。不過,進進出出、抬眼望去全是媳婦的嫁妝,我也不知道你的這位三嫂怎麼就能安得下心
來享用。”
方家比三夫人想的還大方。三井衚衕那邊的傢俱全量了去,聽說新房設在永平候府,也派人來量了尺寸
。
太夫人聽了直皺眉,十一娘自然也不好說什麼。只好道:“姐姐是來和三嫂商量接婚船的事嗎?”
黃三奶奶也知道十一娘不便議論這事,只是想找個人抱怨一下——這門親事雖然成了,可要是哪天別人
議論起來,還以為是他們這些媒人從中要的嫁妝,她的臉可就丟光了。她不過是到十一娘這裡來抱怨抱怨罷
了。
“方家的意思是想讓新娘子直接抬進府。”黃三奶奶也就不再提這件事,笑道,“我覺得這樣也好。那
麼多的嫁妝,如果照先前說的先到劉侍郎別院,次日送嫁,來來回回,抬槓的紅包要給兩次不說,而且還容
易把東西遺落或是被人隨手給順去了。”
“姐姐辦這事有經驗。”十一娘笑道,“聽姐姐的自然不會有錯。”
黃三奶奶嘆了口氣,笑道:“可惜不是你做婆婆。要不然,我這個媒人可輕鬆了。”
黃三奶奶說起徐嗣諭來:“除了服,應該要說親了吧?”
“嗯!”十一娘道,“只是諭哥兒沒個功名在身,親事不好說。”
黃三奶奶點頭:“的確有些為難。又是長子,偏偏世子和他隔幾歲。家底寒酸些的,你們看不上。家底
豐厚的,又覺得諭哥兒的處境艱難了些。如果有了功名在身,說話就容易多了。”
兩人說了會閒話,黃三奶奶去了三夫人那裡。
三夫人不同意。
送嫁不能走重路,先落劉侍郎的別院,到時候這滿燕京城的走一趟,大家都知道她家長媳的嫁妝有多豐
厚,到時候次子說親,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