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個社會孤立。她把謹哥兒的所作所為告訴徐令宜,“
。。。。。。謹哥兒出生的時候,哥哥、姐姐們都大了,您正巧賦閒在家,娘也是含飴弄孫的年紀,他集眾
人的寵愛於一身長這麼大,聽到的都是好聽的話,看到的都是順心的事。可正因為如此,脾氣越來越大了。
您看著,他今年才六歲,連我這個做母親的說了不順耳的話他都不聽,這要是年紀漸長,說話的是別
人,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我罰他不準進屋,他就能颳風下雨地站在那裡不為所動!”
十一娘噼裡啪啦說了一大通話,她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侯爺,在家裡,謹哥兒是徐府的少爺。可在外面,他卻是永平侯的兒子。在家裡,他做錯了什麼事
,我們做父母的念著他是幼子,不用像長子那樣支應門庭,不傷大雅的事,都可以原諒。做哥哥、弟弟的念
著他是手足,也可以不計較。甚至因為做錯事受了懲罰還會覺得特別的心疼。可要是在外面呢?別人憑什麼
要原諒他?憑什麼要忍讓他,又憑什麼要心疼他?”說到這裡,她輕輕地喊了一聲“侯爺”,若有所指地道
:“謹哥兒的性子太擰了。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賓,莫非王臣。”
十一娘話音未落,徐令宜已是神色一凜。
在他的心目中,兒子聰明伶俐,活潑開朗,磊落大方,偶爾有些頑皮戎是固執,卻是精力旺盛,有主
見,有想法的表現。
可現在……他的目光不由落在了兒子的身上。
髮絲上的水氣,溼透的衣襬,都在提醒他兒子倔強。
十一娘說的對。
謹哥兒的性子太剛烈了。
就算他覺得受了罰還要給龐師傅賠禮是不對的,可這是他孃親說的話,他也不願意退讓一、二,甚至
和孃親對峙而立…就算是皇子,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吧!何況他只是個侯爺的兒子。
有時候,過剛則易,極強易辱!
孃親噼裡啪啦說了一大通話,謹哥兒雖然聽得不十分懂,但他看得出來,孃親這次很生氣。而父親的
沉默更讓他感覺到大勢不妙。
他不由求助般地喊了聲“爹爹”,望向徐令宜的目光已隱隱有了哀求之色。
徐令宜並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
他暗暗嘆了口氣後就有了決定:“謹哥兒,聽你母親的話,去給龐師傅賠個不是!”
事情急轉直下,謹哥兒張口結舌地望著父親,目光中充滿了錯愕。
門口就傳來了一陣響動,打破了彼此間的沉默。
三個人不由循聲望去。
玉版打著傘,杜媽媽扶著太夫人走了進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太夫人眉宇間帶著一抹凌厲,目光銳利地望著十一娘,“不是說謹哥兒被禁足
了嗎?下這麼大的雨,你們不在屋裡,站在這裡做什麼?還有謹哥兒,怎麼身上淋的溼漉漉的也沒人服侍換
件衣裳?這要是淋病了怎麼辦?”說著,吩咐身邊的杜媽媽,“還不快把六少爺領回屋去?都是些沒眼色的
!”
“祖母!”
謹哥兒滿臉驚喜地跳了起來。
杜媽媽連忙應“是”,沒敢走一旁的抄手曲折迴轉的抄手遊廊,而是淋著雨,直接小跑了過來。
第639章 妥協(上)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這邊鬧出了這樣大的動靜,太夫人不可能不知道。但太夫人這樣態度強勢地直接插手她屋裡的事,還
是讓十一娘有些驚訝。
每個人都有底線,做為母親,謹哥兒就是她的底線。
如果是其他事,面對長輩,十一娘就是心裡再不願意,也會退讓。可涉及到謹哥兒,她不能退讓。
這孩子,太有眼色了。道歉的話張口就來不說,而且還知道運用說話的技巧,避重就輕地誤導他人。
她如果退讓了,就會給謹哥兒一種錯覺,認為只要得到了祖母的袒護,不管犯了什麼錯,都可以萬事大吉了
。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是個非常致命的認識。
想到這裡,她的眼角不由朝謹哥兒瞥去。
剛才還倍受打擊的謹哥兒小臉漲得通紅,精神激動地望著太夫人,如在大海里抓到了一塊浮木般的激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