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但是也不差多少,不僅僅有軍餉拿,隔三差五的還能吃肉。
所以即使他們的負責人不願意,但是手底下的人都不願意回去了,他們也很無奈,只能借坡下驢留在淮陰了。
而楊凌派去訓練的軍官整天和預備隊的這些人待在一起同吃同睡,贏得普通官兵好感的同時也變相的架空了他們的原來的指揮官。
雖然他們原來的指揮官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現在部隊已經帶不回去了,先別說手底下那些樂不思蜀的官兵,他們的隔壁可是駐紮著足足一個正規的遊擊營了。
這個遊擊營的官兵都是跟著楊凌從小王莊一路打過來的,從當初的冷槍冷炮的襲擾小鬼子,到最後的正面作戰,他們幾乎都是全程參與。
這些有豐富作戰經驗的遊擊營的實力雖然打不過同等規模的小鬼子,但是對付一般的部隊,那還是勝券在握的。
雖然楊凌吃相有些難看,但是總得來說,也算是收編了一大股力量,隨時可以補充進入各遊擊營。
這些留在淮陰的各地區武裝力量或多或少的和偽軍或者小股鬼子打過,雖然敗多勝少,但是也算是有作戰經驗。
所以針對他們的訓練,更多的則是軍紀方面和作戰協同方面的,而不是像新兵一樣,從頭開始訓。
楊凌這位目前淮陰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還是野戰部隊出身,自然是背景深厚,他親自看望這些部隊,自然讓這些普通官兵感到臉上有光,覺得長官還是關心他們的。
而楊凌現在摸爬滾打了這麼久,也是深諳弟兄們的這種心理。
所以在抵達駐紮在附近村子的這些抗日武裝的訓練營地時,他表現的也是和藹可親。
不僅僅對他們的指揮官十分的客氣,而且對普通的官兵也是噓寒問暖,坐下來和他們拉家常。
看到楊長官竟然這麼的平易近人,很快就贏得了一大片普通官兵的擁護,畢竟像這麼能夠和普通官兵打成一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