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3 / 4)

向陛下上奏。

第二天的早朝上,孔穎達等人聯合著向老李表揚了李承乾這一段時間來對農業的貢獻,什麼三季稻啊,水風車啊,曲轅犁啊,殿下真的是為民造福。而殿下做出了這些發明,不能只由朝廷一次一次地組織人去推廣,那樣組織一次是一次。一次之後就沒有後戲了,效果不好,容易讓殿下的發明浪費掉,應該朝廷組建人員專門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建立一個農業學院,是必須的。

這個提議,本意上是好的。但是到了朝廷上來商量,就需要多方面考慮了,在人才方面。有段倫出來說可以把工部的農業方面的工作都交到農業學院,這樣一來,農業學院就有了人才了。而李承乾的方案也是很不錯,收集天下的神農來造福天下農民。

另一方面。就是經費。這也是 一個重要的問題。

再好的一個事情,有可能是因為沒錢而不得不停止。不過李承乾站了出來,說:“父皇。這是為民造福,經費就由我皇家自出。不用朝廷來分憂!”

老李聽到這話,倒是意外的很。以老李自己的行事風格,那是能用朝廷的錢就用朝廷的錢,哪有自己掏腰包的。像他以前都是一直在挪用朝廷的錢。

對於李承乾現在的行為,卻是不解得很。

李承乾接下來說什麼農業學院會配合朝廷,把莊稼 種子推廣給天下的百姓種,讓天下的百姓收入多多,但是他則要對農業學院有完全的指導權力。農業學院的錢全由東宮出,後面農業學院為了能自己維持自己,可以把優良的種子以市價賣給百姓,收的錢歸農業學院所有,補貼農業學院的費用。

這話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農業學院在朝廷掛牌,配合朝廷的要求,但想做什麼,怎麼做就是李承乾說了算了。還有經營權,發明,發現的優良種子,推廣給百姓也可以收點錢,這錢就交給了農業學院自己用了,不用上交朝廷。

但是這些兒條件,在老李等人看來,卻是有些兒無關重要了。

不用朝廷出錢,又是用朝廷的名義在給百姓做實事造福,這是多好的事啊。權力什麼的,難道一個太子還不能有嗎,而且農業研究這些東西,朝廷又不懂,讓懂的人去做就行了。經營權嘛,都不用朝廷自己出錢了,讓學院自己賺點錢也是應該的,而且賣種子收點錢也是常理的事情。

這般考慮,朝廷馬上放下了態度了,好,讓你的農業學院成立了。

孔穎達和段倫都高興地接下這件事,由他們來跟進。

孔老頭是個做文學的,哪懂這些?李承乾想道。不過有段倫在,一切事情倒是好辦了!

學院的事情餘熱還沒有散,孔穎達和段倫還湊在一起商量時,李承乾想到了要建一個學院,要錢要地。總之還是錢的問題。

但是他最近似乎身上沒幾個錢了。

因為海船的籌資,讓他把大半的身家都貼進去了。

現在要再拿出大筆的錢來建學院,那可就是抓襟見肘了。

但是剛才都和老李說了,不要用朝廷的錢,現在再開口,那可就羞澀了。

不過他想到,不用錢,那麼要個地也成。

像信鴿學院,學院建築是從新建的,花的錢多,而且時間也慢。為了加快時間,建築 都往簡單的弄。

所以現在信鴿學院是比飛信局還要簡約的建築了。

要是有一塊現成的建築,那麼就可以省去一大筆錢,而且還能縮短時間。

於是李承乾打起了朝廷的主意。不能要錢那我要地哈!

“父皇,此時眼看就要進入四月,若是重新建個學院建築,那非得弄到明年去了不可,兒臣想要一座現成的建築,能容農業高手馬上進入學習,研究,並且傳授農業知識給新生們。”李承乾向老李說道。

老李一聽李承乾這話,就知道李承乾是缺錢了!

他忍不住哼哼了起來,就知道你小子不可能“不差錢”。

因為老李自己最近也“差錢”。

這說起來,還要怪到他家的敗家婆娘身上,自從去年聽了李承乾的海商的事情後,她就全力地投入其中了,同時也把內庫的錢填進去了,這就造成了老李想要花錢卻是抓襟見肘了。

老李找敗家婆娘反抗過,這才有了敗家婆娘對外開放海船的事情。

……(未完待續。。)

ps: 推薦朋友小說:碎滅輪迴,/book/

第793回:【農民老伯】

……

開放了海船,第一個上賊船的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