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可是其他的,卻都有跡可循,平時大家不敢說,也不能說,可是現在,該不該說?這些或許都是一些小事,可是積少成多,就是大事,況且是在臭大街的情況下,就足以致人死地了。
眾人心領神會,便不再多談了,痛罵了幾句王道中死得冤枉,慰問了徐謙一番,各自告辭。
………………………………………………………………………………………………………………………………………………………………………………………………………………………………………………………………
次日清早,無數的彈劾奏疏如雪片一般出現在了內閣。
坐在案頭上的楊廷和吁了口氣,不由苦笑連連,這徐謙的翅膀還真是長硬了,從前的時候,是大家一起抨擊徐謙,可是現如今,他已儼然成為了那種幕後的推手,一個意思,一個眼神,就有無數人為他賣命。
這些奏疏,林林總總,楊廷和壓根就不看,因為看不看都沒有區別,反正也知道里頭說的都是什麼。
朝廷裡頭這種潑髒水的事,可以算是某種習俗,誰在朝為官,不要被人抨擊一下,越是關鍵的人物,被罵的就越多,雖然這一次,抨擊的範圍廣了許多,而且火力是一般人的十倍,不過畢竟見多了世面,楊廷和不以為意。
他最主要的是,想看看楊一清的反應,其實本心上來說,楊廷和是希望楊一清是這一次龍爭虎鬥的勝利者,不過他又明白,楊一清贏不了,自己不出來站臺,楊一清單獨面對整個王黨,面對徐謙,這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輸多輸少的問題。
只是很顯然,這一次楊一清輸的很慘,就等於是別人打趴了下去,還被狠狠的踹了幾腳。
楊廷和只能唏噓,卻曉得自己還有更多事去安排,不可能去節外生枝。
他叫來了個書吏,道:“楊大人在值房裡辦公嗎?”
以往的時候,兩個人因為關係好,所以一起在公房裡辦公,有事好商量,可是最近卻是生分了,因此各自回自己的值房,見面自然也少,甚至楊一清來沒來當值,楊廷和都未必曉得。
……………………………………………………………………………………………………………………………………
第一章送到,苦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六章:群起攻之
其實在內閣裡,許多人都瞧出來了兩個內閣大臣似乎再沒有從前的關係緊密,從前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可是現在呢,卻是各掃門前雪。這些天,楊廷和極少過問楊一清的事,可是現在楊廷和突然問起,倒是讓這書吏顯得有些突然。
他還是乖乖的答道:“是,一大清早,楊大人就在值房裡辦公了,只是看他心情似乎不是很好,送了奏疏去,也沒見他擬票,小人只去送了幾次茶,也不敢打擾他,”
楊廷和點了點桌上的奏疏,道:“這些彈劾奏疏,曾送去給他過目嗎?”
書吏點頭,道:“已經過目了,可是沒什麼反應。”
楊廷和捋須,揮揮手:“下去吧。”
書吏面色踟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楊廷和眼眸子一瞥,道:“怎麼,你還有話說?”
這書吏苦笑道:“其實方才,小人去送茶的時候,楊大人也問過楊公,問楊公在不在?是不是看了這些奏疏。”
“是嗎?”楊廷和無動於衷,只是淡淡的道:“他還是棧戀不肯去啊。”
嘆息一句,其實將心比心,換做是自己,也不願意這個時候走人,可是現在大家都在哄他,若是在以往,有人敢彈劾楊一清,不必楊一清出手,就會有無數人群起攻之,最後好端端的彈劾,卻演化成了一場罵戰,楊一清一根毛都掉不了,說不準彈劾的人,將來不免要秋後算賬。
其實很多事。就怕最後變成稀泥,你罵楊一清一句。然後十個人來罵你,結果你也顧不得楊一清了。不得不去應付這些人,這時候你要拉幫結派,要到處呼朋喚友,然後把這些罵自己的人罵回去,可是你這一罵,人家更不是吃素的,於是乎,最後的結果就是變成朝廷大罵戰,數十上百人赤膊上陣。拐彎抹角的罵的所有人體無完膚。
然後呢……然後事情過去,把上彈劾奏疏的人揪出來,狠狠收拾一下,楊一清還是楊一清,內閣大學士還是內閣學士。
可是現在卻是不同了,現在的問題是,是人都跳出來罵,王黨份子打了頭,然後就是一群風吹兩邊倒的牆頭草。再然後呢,就是一群閒的蛋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