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這裡卻是熱鬧非凡,一輛輛馬車一直排到了街尾,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商賈行商沒有嘉獎狀不成,沿途的關卡現在確實是不敢動那些有嘉獎狀的人了,可問題就在於擁有嘉獎狀的人越來越多,使得平時富得流油的官吏們收入銳減,人家暫時不敢動那些有嘉獎狀的商賈,可是對那些沒有嘉獎狀的商賈自然也就不客氣了,平時只是索要三兩五兩,現在生活艱難,少了這麼一大塊收入,少不得要彌補回來,便是十兩八兩銀子,人家也看不上。
最後的結果就是,手頭沒有這麼個黃錦在,你押著貨幾乎是寸步難行,從前還只是大商賈買這嘉獎狀,現在便是小商賈和貨郎都不得不湊錢來買,否則你還沒出門,就不知被多少人惦記上了。
路政局這邊雖然全力辦公,可是仍然不足,每日在這附近等著排隊的商賈已經過千,大家不買完絕不肯走,只能在這裡滯留,倒是便宜了附近的客棧。
今日也是如此,這兒從卯時開始就已經人滿為患,到處都是人,有商賈,還有一些隨從,幾十個挎著腰刀山東口音的漢子在人群中維護次序,只是奇怪的是大家排隊的方向卻不再是路政局衙門口,今日這衙門口倒是門可羅雀,諸多商賈竟是奔著街尾處一個修繕一新的宅院去的。
…………………………………………………………………………………………………………
第三章送到,新的一月,月票艱難,自問更新還算給力,月票咋就這麼少呢?汗,再推薦朋友一本書《天才棄少》,書不錯,書荒的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二百二十八章:有朕親臨
這地方與其說是宅院,可是與宅院的格局又是不同,高高的牌樓,院牆高聳,裡頭的建築緊湊,佔地規模不小,少了些舒適,卻多了不少的建築空間。
這時候,幾輛大車在拱衛下出現在路政局衙門門口,馬車駐在外頭,卻沒有輕易繼續前行,這時候,最前頭一輛馬車車簾子開啟,露出嘉靖深沉的目光,外頭的黃錦連忙小跑上來,弓著身靜候吩咐。
嘉靖慢悠悠地問:“問問,這麼多商賈去那兒做什麼。”
黃錦頜首點頭,上前去問,過不了多久回來稟報道:“說是路政衙門格局太小,因此在那邊的如意坊裡開闢了一處公房,專門簽發嘉獎狀。”
嘉靖不由苦笑,頓時明白這是要做什麼了,原來是藉此吸引客流來著,他繼續問:“這如意坊裡有什麼名堂?”
黃錦搖頭道:“奴婢沒打聽出來,想來進去才知道。”
嘉靖頜首道:“兩宮太后從後門悄悄進去,不要讓人驚擾。朕下車和你從前門去看看。”
黃錦會意,立即和後頭的侍衛安排去了,嘉靖已經從馬車裡下來,十幾個孔武有力的侍衛相互打了眼色,立即如扇形一樣漫不經心地佔據住各處方向,嘉靖帶著一柄扇子出來,本想搖一搖,畢竟他今日頭頂著綸巾,穿著的是一件錦色的儒袍,為了防寒,裡頭罩著一件羊絨的襖子,他將扇子一張,頓時又覺得這個天氣搖扇子不合時宜。便將張著的扇子收攏,拇指和食指把玩著扇骨。
嘉靖四下打量了這附近的街道。看著那些朝如意坊湧去的人群,朝趕來的黃錦努努嘴道:“走吧。進去看看。”
隨著諸多商賈的湧動,二人與一眾隨行或暗中在側翼保護的侍衛跟著人流湧動,好不容易到了如意坊門口,便看到這偌大的牌坊龍飛鳳舞的寫著兩行對聯,左側寫著:“喜迎八方客”右側寫著:“廣進四海財”。
看了這對聯,嘉靖不由皺眉,俗,太俗氣。
嘉靖的學識水平並不是很高,畢竟他從前只是個藩王世子。按照大明朝的傳統,藩王世子和太子不同,並不要求有多博學,粗淺讀過些四書五經,大致能寫出不太難看的字也就是了。
可問題在於,這對聯在嘉靖眼裡尚且覺得俗不可耐,可見這如意坊並不想玩什麼高雅。
嘉靖不露聲色地跟著人流繼續進去,倒是耳邊並沒有聽到有人對這對聯的議論,他心裡不禁釋然。人家分明是針對商賈的對聯,要那麼高雅做什麼?給商賈們圖個吉利也就是了,莫非還要搬出四書五經嗎?
進了大牌坊便是寬達數丈的儀門,左右分別是兩座貔貅;貔貅招財。出現在這裡,倒也貼切。
待過了儀門,前頭豁然開朗。左側是一處不起眼的小院,上頭掛著牌子。叫簽發院,商賈們見了。自然往那邊走,誰知道這兒早有校尉,手中拿著一個個的木牌,口中大喊:“進來的都不必排隊,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