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2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息很快就傳了出來,京師震動,如意坊那邊。今日客源足足是昨日的六七倍,南來北往的客商還有本地的商賈如今都湧了來,掛牌的交易量也劇增了數倍,如今如意坊人滿為患。我的意思是不是該未雨綢繆,將附近的幾處大宅子都買下來擴建,再招募一些人手。操練一下,到時候省得忙不過來。”

徐謙撫額。他竟是忘了這一茬,汪峰這案子和如意坊息息相關。和商賈們更有莫大的關係,畢竟雖然有的商賈敢於嘗試新鮮的東西,可是有的卻還在觀望,這是人之常情,倒也沒什麼。現如今,御審的結果出來,抨擊如意坊的汪峰已是判了死刑,這對於商賈們來說不啻是一針強心劑,如意坊的信用不知不覺的達到了高峰,眼下,確實該未雨綢繆了。

徐謙微微一笑,道:“如今如意坊日進金斗,還怕花銀子?要擴建那就擴建吧,周圍能買下的地都買下來,以我的估計,未來這附近的地價怕要翻上幾番,現在低價買入,總比往後做冤大頭的好,這樣吧,你準備好一筆銀子,是了,近幾日如意坊總共盈利是多少?”

徐福答道:“九萬兩……”

徐謙不由咋舌,九萬……果然涉及到了商賈的生意就是暴利,這才勉強一個月呢,更重要的是,隨著如意坊的名氣逐漸增大,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加,徐謙沉吟片刻,道:“總之,前幾個月的盈利全部拿出來購地,至於分紅的事暫時壓一壓,壽寧侯他們那邊,我會去說。”

徐福不由咋舌,幾個月的盈利,這可是幾十萬兩銀子了,雖然京師地價值錢,可是砸出這麼多銀子來,天知道能買下多少土地來,不過他如今對徐謙很是信服,也沒有什麼非議,只是點點頭道:“好,我這就去留意一下。”

距離年關也就一兩天的功夫,不過準備過年似乎和徐謙無關,他倒是想撿些事去做,比如去購一些煙花之類,百無一用雖然是書生,可是買東西總還成吧,結果他剛要出門,便被如今休假在家的幾個堂哥攔住,這個道:“叔父說了,你要多讀書,這種事兒自然是該我們去做。去吧,去吧,讀你的書去。”

那個又語重心長的道:“這種跑腿的事兒怎麼好讓你來做?你忙你的吧,要不真當咱們幾個吃乾飯的?”

他們不吃乾飯,結果徐謙只能吃乾飯了,結果連寫對聯這種本來就該他包攬的事也被人搶去了,到了三十這一日,何心隱這吃貨居然不肯走,顯然是賴定了這裡,不過現在過年,徐晨也沒心思讀書,何心隱心裡過意不去,便自告奮勇要寫聯子,他的書法倒還不錯,比徐謙更周正一些,而徐謙不同,由於見識的各種書法太多,反而雜亂,雖有新意,可是畢竟只是對聯,誰有興致看你的新意?

更可氣的是,等到大年初一的時候,拜年的人馬一個個來了,有不少是老爺子的同僚,這些人曉得徐家近來聖眷正隆,有心巴結,徐昌帶著徐謙出來見客,大家見了徐謙,少不了誇獎幾句,這個道:“世侄年紀輕輕就已高中解元,了不得啊了不得。”

那個又道:“這是自然的,他和咱們這些粗人不一樣,人家可是浙江解元,滿腹都是學問,老徐生了個好兒子啊,別的好處我就不說了,就說這年關吧,咱們這種粗人人家也不怎麼講究,遇到寫聯子,免不了要請人代筆,可是徐家不同,有世侄在,還用請人代筆?方才進來的時候,我看了對聯上的字,哎呀呀,真是周正啊,比我請人代寫的不知好多少倍,人家這叫法帖,咱們貼在外頭才叫字。”

“不錯,不錯,我看那對聯就很好,龍飛鳳舞,筆力很足,世侄博學多才,讓咱們好生羨慕。”

他們哪裡注意到徐謙的臉皮兒已經拉了下來,猶自還在誇獎不已。

徐謙受了傷,用他的話來說,是沒臉皮見人了,每次人家誇那字寫得好的時候,他甚至可以感覺到何心隱在附近陰陰的笑,索性他便閉門讀書,也免得去見客。

除了讀書,徐謙少不了還要看些報紙,明報雖是他辦起來的,不過徐謙更喜歡的反而是官方的邸報,明報這東西只是文人墨客和讀書人自娛自樂的工具罷了,而徐謙這種有志氣有理想的官迷,自然沒興趣看這種娛樂的報紙,反而邸報不同,別看邸報裡的文章都是嚴肅無比,言辭也幾乎是千篇一律,可是在這一篇篇古板的文字之中,卻能看出許多玄機,有時可能只是一字之差,徐謙稍一琢磨,便能看出這背後的許多故事。

這種報紙對於徐謙來說才是真的有樂趣,官樣文章雖然可惡,不過卻也有它的難處,畢竟這種文章代表的是朝廷態度,而一旦涉及到了官方,就絕不能出任何錯漏,比如明報中的文章可以激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