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2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試,事關自己前途,和自己的前途比起來,別人玩弄什麼陰謀,跟我有個屁關係。

眼下還是靜心答題的好。

他屏住了呼吸,便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破題上,良久,他舉起筆來,提筆寫道:“繼養而言教,於謹於申,見王道之盡心焉。”

這是很中規中矩的破題,完全改變了徐謙以往的劍走偏鋒的風格,大意是說:繼承父母的志氣,供養他們,靠的是教育和教化,而這種教育教化,需要認真慎重的從事而反覆不斷的強調,可見仁義之道的施行,在於盡心盡力。

徐謙破題,並沒有什麼太多亮點,卻又十分符合題意,破題與題目互為呼應,已屬上等了。

他之所以不選擇驚世駭俗的方式,在於這個題目的難度,這個題目最考驗人的八股基礎,而不是你的思維,因為思維方面,人家已經給你固定好了,沒有太多發揮空間,既然如此,破題太過出眾,意義顯然不大,有這功夫,倒不如把心思全部放在文章的後頭,如何點明養老、教民、習射三者對教育的重要,只要中間不出現什麼唐突和錯誤,就絕對算是一等一的文章,若是用詞用的好,更能脫穎而出。

徐謙還算幸運,若是這個題目在南京考試,他的優勢未必明顯,可這是北京,北方教育基礎往往不夠深厚,及不上南方,北方的文字,講究使用為主,而南方最將虛詞,這東西或許在現實中沒什麼用,可是在做文章裡頭,卻有很明顯的優勢。

他沉吟片刻,大致已有了分曉,便提起筆,即興承題,用了一個多時辰,經過幾次修改,才將這文章做完,他深吸一口氣,重新抄錄了一份文章,便將其晾到一邊,做起其他題來,不過其他的題,也只是陪襯鮮花的綠葉,中規中矩就好,能不能金榜題名,靠的還是那一篇文章,至於其他,應付了事也就好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一直到了傍晚,明朝的科舉,只進行一天,數個時辰之後,梆子聲終於傳出,便有差役前來收卷,徐謙也鬆了口氣,蝸在這小小的考棚裡,早就讓他渾身難受,身體施展不開,骨頭痠軟,考完之後,提著考藍出了考棚,隨著人流出去,對於這一次考試,他還是頗有幾分把握的,算是發揮了他至高的水平,因此他心情也是輕鬆,所謂事在人為,只要自己做到了最好,至於成與不成,就看天意了。

周圍的考生,有人喜上眉梢,有人長嘆跌足,人生百態,還未等放榜就已經表現了出來,徐謙倒還鎮定,臉色寵辱不驚,快走到門口時,他眼睛看到了黃班頭,黃班頭拉著個臉,心不在焉,目光恰好在人群中瞥到了他,隨即渾身一震,若他是女人,怕要嚇得花枝亂顫,花容失色了。

徐謙卻是朝黃班頭笑了笑,笑容很是友好,彷彿方才的事,早已成了過眼雲煙,猶如溫潤如玉的君子,笑容之中,有一種安人心神的魅力。

…………………………………………………………………………………………

感謝親愛的andekr同學的打賞,本書第一個盟主,似乎就要誕生,很給力,老虎也很開心,還有其他打賞的同學,老虎感謝你們。(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八章:謎底揭開

會試結束,自然是緊張的閱卷,一隊隊兵丁已經封鎖了考院,任何人不得出入,裡頭的主考、考官、同考官則全部就地歇息,而上百個文吏開始忙碌起來。

所有試卷全部重新抄錄,用的是工整的臺閣體行書,規規矩矩,不能有絲毫錯亂,而有專門的官員進行比對效驗,以防出現差錯,所有的文吏都是從外地挑選來的,都是刀筆老吏,抄錄得極快,小半時辰就是數張試卷。

因此在會試,你字寫得再好也是無用,因為考官們看到的試卷都出自這些刀筆吏之手,書法再好也入不了考官的法眼。

當然,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考官能透過筆跡和記號夥同考生進行舞弊,整整花了一天功夫,待所有考卷全部抄錄,緊接著,早已吃飽喝足的考官老爺們終於開始高坐各堂,進行交叉閱卷。

卻說紫禁城裡,考題早已傳入宮中,嘉靖看著考題那申之以孝悌之義七字,頓時疑惑了。

申之以孝悌之義……楊廷和為何出的是這樣的題,嘉靖雖然未必熟讀四書,卻也曉得這題的意思,這楊廷和出的題實在太詭異了。

莫非是他在暗示什麼?

嘉靖旋即搖頭,不可能,嘉靖太瞭解這個固執的楊學士,這個人一旦打定主意,是絕不會輕易更改,至於暗示更是無從談起。

他皺著眉,苦思良久也是找不到頭緒,他終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