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3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謙和楊一清矇在鼓裡,真以為這事兒和倭寇使節有關,其實只有黃錦才知道,這個安排,牽涉到了兩宮娘娘的算盤。

這幾日許多命婦入宮,打聽的都是自己二字的近況,皇家學堂那邊是全封閉管理,幾個月了,一點音訊都沒有,一旦進去,便是石沉大海。

男人們倒也罷了,對這些命婦們來說,卻實在是放心不下,平時自家兒子沒有吃過苦,學堂那邊又不肯通融,最後這些人索性把主意打到兩個太后這邊,每日總是磨著兩宮下旨,無論如何也要休假那麼一日。至少讓人看看這些孩子在裡頭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被人折磨的不成了人形。是不是吃不飽,是不是吃不暖。

一來二去。連兩宮太后都動了心思,什麼叫做貴族,貴族就是歷經幾代之後,總能和宮裡攀上親,要嗎就是女兒嫁入了宮中,要嘛就是某公主下嫁出來,幾代下來,打斷骨頭連著筋,現在外頭這些親戚們一個個來哭訴。無論是張太后和王太后都過意不去了,尤其是王太后,親侄兒王蛛也在裡頭呢,到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王成這沒心沒肺的東西不管不顧,可是王夫人卻是急的每天睡不好,隔三差五就到宮裡來哭訴,王太后自然也心疼自家侄子,可是皇家學堂畢竟是外朝的事。管了不好,最後她和張太后一接頭,結果一拍即合,一起出來抱怨。

嘉靖越來越吃不消了。第一次提及倒也罷了,可是有了二次、三次,都快成了祥林嫂。這還讓不讓人活?嘉靖也難,他倒是想幹涉。可是無奈何又不願意顯得自己干涉過份,最後才想出這麼個折中的辦法。

反正是張太后生辰。把人都請來,表面上是競賽,實則是讓命婦們入宮見見兒子,就算有的人不能入宮,但是看看別人家的兒子,大致也曉得自己兒子在學堂裡是什麼生態,至少讓他們放個心才好。

當然,倭寇使節的事,正好也辦了,嘉靖正好不曉得該派誰去辦呢。

嘉靖在暖閣小憩片刻,隨即便啟程去了慈寧宮,慈寧宮這邊,王太后與張太后身邊圍了一群命婦,這些命婦嘰嘰喳喳,雖然曉得宮裡拿出了辦法,可是事情成不成還是懸在心裡,直到嘉靖進來,眾命婦連忙行禮,卻都勾勾看著皇帝,如飢似渴。

大家千萬不要誤會,這個如飢似渴,自然不是情愛**之類的東西,而是想知道,這事兒能不能成。

嘉靖搬了凳子坐在塌下,坐在榻上的王太后已經牽住了他的手,道:“皇帝,你可來了,你若是不來,哀家還真不曉得該怎麼說,怎麼,事情交代了嗎?那徐侍讀怎麼說?”

嘉靖笑吟吟的道:“成了。”

聽拉他的話,所有人都吁了口氣,永豐伯的王夫人喜上眉梢,道:“陛下有沒有交代蛛兒入宮,哎,幾個月不見他,說不想是假話,都說男兒大丈夫該在外頭建功立業什麼的,可是咱們婦道人家卻不懂這麼多,平時這麼嬌慣的人,連衣服都不會穿,吃飯都要漏米粒子,進了裡頭,肯定要吃許多苦,我這做孃的,心裡不知多難受。”

嘉靖微微一笑:“朕可沒有交代,只讓他們挑選人手進來。”

王夫人頓時失望,卻又無話可說。

張太后笑著安慰道:“其實嘛,也無妨,進去的都是這樣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是什麼樣,自家的孩子就是什麼樣,這叫什麼?這叫管中窺豹,其實也沒什麼打緊,只要在心裡安生便好。”

倒是有個命婦突然道:“突然來了這麼多少年俊傑,說實在的,太康公主的婚事,也該上心了。”

說者無心,聽者卻是有意,王太后和張太后都打起了精神,須知這永淳公主的婚事已經一再拖延,先是否決了個陳釗,現在又否了個高中元,最後連最合意的謝昭也否了,眼看年紀越來越大,再不下嫁,難免被人取笑。

只是這時候,太后畢竟謹慎起來,就怕再出謝昭這樣的笑話,所以雖然急,可是都壓在心裡,現在聽了都不由動心,到時這麼多世子都入宮來,不妨可以看一看。

那永淳公主端的是任性,不合心意的,寧死也不要,這一次索性把人叫到後宮,讓她悄悄看著,看看哪個合適,索性就把這懸而未決的事解決了,皆大歡喜。

有了這個念頭,王太后和張太后都打起精神,王太后道:“這事嘛,還得問問永淳這丫頭。”

王夫人道:“哪能問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會錯嗎?大夥說說,咱們還做閨女的時候,說要嫁人的時候,還都不是抵死不肯,最後如何?這世上的事,終究是逃不過生米煮成,女孩兒能懂什麼?”

張太后也覺得王夫人的話有道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