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2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具,一下子失了生業,到時要嘛被我大明招募,為我大明所用,要嘛就是改做別的生業,這倭國制刀的工藝自然也就消亡了,倭國人要用刀,就必須從大明購買,有朝一日若是兩國交戰,大明便可切斷與他的貿易,使他們刀槍得不到更替,便是捲刃亦得不到正常的養護和修補,你看,這對我大明豈不是有大大的好處,兩國交好時掙他的銀子,相爭時斷他的補給,這是絕戶之策,陛下聽了,很是認同。”

徐階哭笑不得,儒家講究的是人性本善,這個善,對番邦也是一個道理,即所謂只要朝廷施以恩德,那麼他們必定感激涕零,從此兩邦交好,世代為和睦之鄰,可是徐謙這廝簡直是禍害,活該完了京師又來活該天津衛,到了天津衛還不滿足,居然還想突破國界,以禍害天下各邦為己任了。

虧得徐謙碰到的是嘉靖皇帝,若換做是弘治,多半聽了他的理論,早就一巴掌把這種禍害拍死。而這嘉靖從某種意義來說,是相信人性本惡的人,他從來不信你給別人好處別人會感激涕零,所以他刻薄寡恩,一向不給別人好處,他只相信控制,只有控制住了你,你才能甘心臣服,乖乖聽他吩咐。

這麼一個皇帝遇到了徐謙這種禍害,難怪是兩隻臭蟲在一起臭味相投,君臣二人一拍即合,若說他們不是一夥的,鬼才相信。

徐階只能苦笑以對,不由道:“我本以為你想的是通商互利,原來竟是絕戶之計,咳咳……此事嘛……”

徐謙振振有詞的道:“這卻不然,假若別人甘願臣服,永不背叛,那麼自然是通商互利,咱們大明朝包攬他們的軍火……錯了,是武器,為他們提供優質火器,而他們將糧食販運至大明,本就是各取所需,徐某人不偷不搶,這是合作共贏,可是假若他們生出歹心,另有防備又有什麼不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徐兄以為如何?”

徐階苦笑點頭:“倒是有些道理。”

徐謙朝他笑笑:“其實我是來給徐兄送一份大禮的,你將來在兵備道的任上,就繞不過治河、修學、流民這三樣東西,有了這北塘,每年這裡必定會產生巨利,到時自然會拿出一部分來補貼兵備道,兵備道拿來修學、治河,還不是輕而易舉,至於這流民,這裡只要能辦起來,還怕流民沒有去處?徐兄,將來你這政績,怕是要冠絕天下了。你不必謝我,要謝,就謝皇上吧。”(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六章:不自量力

不得不說,徐謙是個很講道理的人,講道理的人不會用粗暴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就像交朋友一樣,當他決定交徐階這個朋友,就必定要表現出土豪的一面,他必須告訴徐階,跟我這樣的土豪做朋友,你的牛逼人生只是開始。

回來的路上,徐階滿腦子都在琢磨著徐謙的話,他一時覺得徐謙深不可測,又覺得這個人有點不太靠譜,不過今日確實不虛此行,他看到了許多新鮮的事務,至少長了見識。

回到天津,徐謙在行轅門口落車,這時候鄧健匆匆趕來,道:“鄧兄弟,塘沽那邊來了訊息,說是倭使到了。”

倭使早說要到,可是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卻是徐謙沒有想到,徐謙立即抖擻精神,道:“走,去塘沽。”

他雖是說走,卻也不急,沿途磨蹭了許久,才勉強到了塘沽,塘沽港口外頭,果然看到幾艘大船,久在塘沽操練的皇家校尉們已經列齊了隊伍,按刀而立,自是威風凜凜,威武雄壯,黑色龍旗亦是獵獵作響。

棧橋那邊,倭人已經登岸,他們人數諸多,竟不下數百人,倭人的面目自不必贅言,多是中間禿頂,兩邊卻是紮了鞭子,又或者繫著長髮,隨風飄灑。

一行人過了棧橋,徐謙負手而立,鄧健自告奮勇,說他頗通倭語,要留在徐謙身邊為他翻譯,結果為首一個倭人嘰裡呱啦幾句,徐謙問鄧健道:“怎麼,他說什麼?”

鄧健臉色有些不好看了。吱吱嗚嗚的道:“多半是致謝或是什麼。”

徐謙冷笑:“這就是你的倭語?”

鄧健惱羞成怒道:“這哪裡怪的我來?我在倭國的時候,學的是江戶口音。哪裡曉得他們是什麼口音,在我大明。那些福建人說官話,你聽得懂嗎?”

他倒是振振有詞,徐謙只得道:“罷,去叫翻譯來。”

他剛剛吩咐,卻見這為首倭人身後卻是一個女子出來,女子穿著倭服,亭亭玉立,端的是國色天香,唇下一點紅痣。雙眉如畫,雙目生煙,輕微咬著紅唇,用大明的官話道:“我家大人說,有勞王使相迎,下國不勝感激。”

原來她是倭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