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楊廷和輕輕嘆口氣,道:“你不必再說了,起了戰事,國庫難免收支就要紊亂,再過些時日,你就要接掌戶部。這國庫在別人手裡沒什麼事,可是一到了你的手裡就出現了虧空,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嘛。”

毛紀心裡一暖,道:“楊公明鑑,我確實有這個心思,不過另一方面……”

可惜楊廷和根本不給毛紀一點機會,他繼續道:“可是國庫是國庫,你站在戶部的角度上。自然想著的是國庫。可是天子和老夫站在朝廷的角度,想的卻是整個國家,我大明沃土千里,帶甲三百萬。卻有跳樑小醜,肆虐神州,雖是疥癬之疾。可朝廷若是不發兵,豈不是為人所笑?”

毛紀呆了一下。道:“楊公的意思……”

楊廷和卻又微微一笑:“可是話說回來,陛下平倭。和老夫的平倭不同,陛下平倭,先整頓衛所,老夫卻以為,這是徒勞,你說要從長計議,要徐徐圖之,卻也沒有道理,要平倭,就要先有平倭之策,且再看看吧。”

毛紀一開始聽楊廷和極力贊成平倭,心裡猛地覺得不對勁,可是後來聽到楊廷和的後半截話,心思總算放了下來,連忙道:“後日按理是廷議,陛下現在如此急切於平倭,內閣這邊的章程他又不滿意,只怕後日的廷議,陛下是要打算丟擲來讓大家討論了,我聽說,現在外頭確實有不少風聲,也有不少大臣極力贊成平倭,怕就怕那個時候……”

楊廷和微微一笑,道:“這件事,就不怕問老夫了,你自己心裡思量吧,你是內閣大臣嘛,再過些時日就是次輔,難道連這個事都辦不妥?”

毛紀精神一振,至少楊廷和沒有反對他的政見,憑著這一點,他就覺得足夠了。

從楊廷和的值房出來,毛紀的案牘上已經積了一沓待擬的奏書,他坐回自己的椅上,卻沒有擬票的心思,突然想起什麼,尋來一個書吏道:“徐編撰回來了嗎?老夫這裡有一份票擬,要讓他代為抄錄一下。”

書吏是剛剛從待詔房那邊過來的,搖頭道:“回大人的話,還沒有回呢,若是回了,肯定去叫人去翰林存檔,到現在他那值房還是空空如也,要不,小人去請李翰林或是楊翰林來一趟?”

毛紀目光一閃,變得意味深長起來,道:“這就不必了,你下去吧,是了,讓張舒來一趟,斟茶過來。”

那書吏連忙去叫人了。

張舒是通政司的差役,專門負責傳遞票擬和奏書,他和毛紀是同鄉,平時關係不錯,聽到毛紀傳喚,他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斟茶過來,在毛紀身邊候命。

毛紀吃了口茶,皺眉道:“今日的茶不香。”

張舒緊張的道:“大人,這還是武夷巖茶,都是按著大人的吩咐炮製的……”

毛紀將茶盞放下,撫案道:“茶是好茶,奈何老夫卻非品茶之人。”他眼眸一眯,道:“徐編撰一直逗留在東暖閣,這事你知道吧?”

張舒心裡咋舌,曉得毛大人這是要進入正題了,連忙點頭道:“小人也聽說了,方才遞了些票擬給司禮監的太監,聽說徐謙和陛下說了好一會兒話呢,宮裡這些沒卵子的東西,最是津津樂道這個,誰的聖眷好,他們也拿出來吹噓,倒像是他們……”

毛紀沒心情聽他胡扯,道:“陛下若是再見徐謙,你要通報一聲,還有,吩咐一下外頭的人,這徐謙有一舉一動,都要通報,老夫總是覺得,這個徐謙在鼓搗什麼東西,小心駛得萬年船,不要壞了事才好。”

張舒嘻嘻哈哈的笑道:“不過是個翰林編撰,大人這樣在意做什麼,大人捏捏手指頭,都可以將他碾成粉末,教他死無葬身。”

毛紀冷冷笑道:“你懂個什麼,這朝廷多的是給事中制約尚書、侍郎,也多的是言官整倒內閣大臣的先例,經歷了這麼多事,老夫再門縫裡看人,那就真無可救藥了。”

………………………………………………………………………………………………………………………………………………………………………………………………

一份份的傳報,每日按時送到毛紀的手裡。

可是毛紀反而越來越疑惑了,事實上,徐謙這幾日的行蹤確實詭異,詭異的有點不太像話,似乎他特意讓人用快馬,去了杭州一趟,具體去做什麼,卻是知之不詳。

去杭州……莫不是嚮明報求援?

毛紀心裡有個預感,預感徐謙一定會從中作梗,會橫插一槓子,明報也確實讓毛紀有了那麼點忌憚之心,畢竟這份報紙在江南頗有影響,可是他隨即一想,又覺得自己多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