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3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

第二章送到,苦逼呀,一天只有一張月票啊,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九章:皇家

卻說徐昌告別了徐謙來到了暖閣外頭,通報一聲,便入閣覲見。

嘉靖想來已是等得不耐煩了,他哪裡知道徐昌在宮裡還和徐謙寒暄了好一陣子,只以為沿途有什麼事耽誤,顯得有些不悅道:“怎生來得這麼遲?徐愛卿不必多禮,起來說話吧。”

他沉吟一下,才道:“賜坐。”

顯然賜坐二字是他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按理來說,徐昌的身份是不可能御前賜坐的,嘉靖心裡也有猶豫,最終還是決心給予這個優待。

御前賜坐對徐昌來說自然是第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坐下,道:“卑下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嘉靖淡淡一笑,反而責怪之心隨著他的笑容漸漸消融了,他不以為然地道:“你勤於王事,公務繁忙嘛,怎麼樣,路政局那邊的事務依舊繁雜嗎?”

若是以往,徐昌肯定要表現下自己如何勤勞、如何塌實肯幹,只是現在得知要賦予重任,若是說自己現在忙得腳不沾地,這不是傻子嗎?徐昌不是傻子,還透著一股子耍弄小心眼的聰明,他連忙道:“現在好了一些,不像從前那樣事無鉅細都要過問,如今規矩已經定了下來,讓下頭人按部就班做各自的事也就好了。”

這個回答還算得體,一方面是告訴嘉靖,現在徐某人很清閒,請皇上趕快給徐某人的肩膀上再壓一壓擔子吧。另一方面卻又是告訴皇帝,自己從前還是很忙的,這苦勞還是有的。

嘉靖對徐昌沒有什麼戒心。這種話沒有往深裡去琢磨,因此也沒有體會到話中的意思。笑吟吟地頜首點頭道:“很好,你勞苦功高。朕自然是知曉的,你和徐謙父子二人都是朕的肱股之臣,有些功勞就算別人不知,朕也不去過問,可是心裡卻是清楚,路政局被你管理得很有條理,近半年來衝入內庫的銀錢也大出朕的預料之外,有功要賞,朕的旨意已經起草了。敕封你為錦衣衛千戶,如何?”

徐昌連忙道:“卑下何德何能得蒙陛下垂青,如今身無寸功,卻得陛下重賞,大恩大德,異日便是肝腦塗地,亦難報萬一。”

這種討喜的話,當年徐昌在錢塘縣衙裡,一天不知道要對人說多少遍。如今在天子面前說出來,無非是恭維的人從縣尊、縣丞、主簿、典吏、都頭變成了天子而已。

奉承對徐昌來說就和吃飯喝水一樣,不但不生澀,還練出了感情。他們徐家父子對待天子的態度幾乎是兩個極端。徐謙總要耍點聰明,偶爾會打個小擂臺,可是徐昌卻是極盡奉承。你一句話沒說完,他就有無數好聽的話在這兒等著了。

嘉靖顯然對此頗為受用。點頭道:“這是你應得的,一個千戶有什麼大不了的?若不是你資歷不夠。便是僉事,朕也捨得,事情就這麼定了,朕召你來倒不是為了這個事,眼下不說錦衣衛,就是整個親軍都是亂象叢生,這些力士、校尉多有懈怠,這其中的原由既有平時管束不嚴的緣故,另一方面卻也因為武官無能,朕聽說許多人連大字都不識得幾個,公文都不知道怎麼看,這些,你是知道的吧?”

徐昌老臉一紅,話說他老人家也是粗通文墨,十個字只認得七八個而已。不過他和那些世襲的武官們終究不一樣,這些人都是世襲得的官職,從前的時候,十個就有八個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哥,就算有人是靠著嘉靖才發的家,比如在王府的時候曾經做過護衛,可是眼界畢竟狹隘,說白了,讓這種人去做官,實在是為難了他們,徐昌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因為在縣衙裡辦公,下頭還管著十幾號人,平時徵稅、拿人、站班……這些縣衙裡的雜事在經過二十年的當差之後,早就積累了無數的經驗,這不但練就了徐昌的精明,更是讓徐昌在辦事方面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風格。也正因為如此,嘉靖才對他印象不錯,否則單憑有一個好兒子就想榮升錦衣衛千戶,真當嘉靖是二百五嗎?

嘉靖看了徐昌一眼,道:“朕找你來,就是想問問你,你可有什麼主意?”

徐昌道:“陛下所說的這些,卑下也略有耳聞。至於怎麼整肅,卑下卻不敢胡說,陛下聖明,想來已有了辦法。”

這也是徐昌和徐謙的區別,若是徐謙,莫說是嘉靖問起,就算嘉靖不問,他都能一二三四五說出一大堆東西來。可是徐昌自知在這方面是他的軟肋,反正說得不好,那麼索性就給嘉靖戴個高帽子,營造出一個忠厚本份的形象出來。

嘉靖滿意地點頭,道:“朕確實有了辦法,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