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拿了戶部的官價去折算,結果才鬧出這麼個烏龍來。
如此算下來,徐謙能湊夠的糧食,能有一百萬擔就已經十分不錯,一百萬擔糧食,比起戶部擬定的定額差了近三成,到時候,這個貽誤軍機的板子,遲早要打到徐謙的屁股上。
想通了徐謙當時自信滿滿的原因,李士翱一下子放鬆起來,心裡不免對徐謙輕視,這姓徐的五穀不分,連市價和官價都算不明白,也難怪他要倒黴,非要栽這個跟頭不可。
……………………………………………………………………………………………………………………
第三章送到,每天這麼早更新,有月票獎勵嗎?(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二章:共度時艱
縱然是已經猜測出徐謙是沒有分清楚官價和市價的區別,也認為這徐謙五穀不分,居然不知道市價是會浮動,不過李士翱還是不敢大意。
戶部的部堂在各部裡算是佔地最大的,職能也是最多,李士翱在自己的廳中閒坐了片刻,緊接著,便有人來了。
來的乃是戶部侍郎梁藤,梁藤雖然是王學門人,趁夜也曾拜謁過徐謙,不過一直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
這其實也說得過去,畢竟在朝廷,王學人人喊打,雖然刑部尚書已經公佈了自己王學身份,可是人家資歷老,倒也不怕什麼,可是梁藤不同,想要在戶部混下去,就得藏著掖著。
“大人……”梁藤進來,朝李士翱行禮。
李士翱臉色動容,連忙道:“請坐,怎麼,算出來了嗎?”
梁藤倒也不客氣,欠身坐下,旋即道:“已經計算出來了,浙江省兩百萬紋銀買糧,至多也只能買糧七十萬擔,而浙江由於已經免稅減稅,今年能徵收上來的糧食,怕也不會超過三十萬,不過……據說他們疏通了海路安撫使司的關係,從外頭買進了三十萬擔的糧食,據說是海路安撫使司高價收糧,還規定只要有番船去雙嶼港做買賣,只要運來的是糧食,那麼這番船出入便可免稅。許多番商見到有利可圖,也都肯運糧到雙嶼港,這樣,不但糧食可以賣高價,而且隨船帶來的珍物亦可免稅,一舉兩得。”
李士翱愕然:“這海路安撫使司。怎麼也湊一腳,不過這海路安撫使司本來就和那姓徐的穿一條褲子。早就應當在預料之中。”
梁藤道:“其實,這也是在情理之中。據聞一般的番商運貨去雙嶼港,不可能滿船都帶著珍奇之物,畢竟珍奇之物有限,無論是香料和犀角,又或是高麗的人參,大食的毯子,畢竟攜帶的都有限,能裝幾艙就不錯了,其餘的艙中。空著也是空著,裝載些糧食去,也不是壞事。因此,下官命人折算之後,浙江能拿出來的糧食,至多不過一百三十萬擔,不過……若是算上損耗的話,這一百四十萬擔的糧食,無論如何都湊不齊。以下官的估算。能有一百一十萬擔就不錯。”
聽到這裡李士翱鬆了口氣:“可都核對準了嗎?”
梁藤道:“決無差錯,下官生怕出岔子,所以幾番對比了一下,斷沒有問題。”
李士翱頜首點頭:“只是單單核算準了還不夠。這事兒絕不能出差錯,一定要詳查到底。”
梁藤鄭重其事的道:“是,不過下官確實已經詳查。浙江的巡按,亦是已經傳來訊息。除了這幾個籌糧的手段,其他地方。並沒有看到什麼動靜。”
李士翱籲口氣,道:“話是這麼說,總是小心駛得萬年船才好。此次大動干戈,內閣的二位老大人,為的就是罷黜新政,否則何必要如此興師動眾?這一次若是讓姓徐的矇混過關,豈不是所有的算計,都成了竹籃子打水,你懂老夫的意思了嗎?姓徐的若是好過,你我可就不好過了。戶部不比從前,以往的時候,都是閣臣兼任戶部尚書,可是現如今,兩位楊公一個掌著吏部,一個掌著的卻是兵部,吏部是天官,倒也罷了,可是現在兵部也是扶搖直上,咱們戶部,若是連這樣的事都辦不好,往後,你我拿什麼面目做人?”
李士翱一通教訓,梁藤心裡只能應著。不過他的心裡倒是十分焦灼,根據他的計算,浙江確實拿不出一百四十萬擔糧食,一百一十萬擔就算是極限,差了三十萬,這就不是小數了,而且人家就等著你犯錯,犯錯之後早已羅織好了罪名,一個貽誤軍機,莫說是一個撫臺,便是內閣閣臣碰到了這麼個罪怕只有乖乖下臺的份。
徐謙一垮,整個浙江,必定樹倒獼猴散,新政是別想推行了,新任的撫臺一到,多半就要裁撤明報,禁止王學。現如今已經不再是學爭這麼簡單,學爭裡又夾雜了政爭,更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