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3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攘外為名。剷除異己,所謂敲打韃靼,壯我國威,不過是藉此裁撤新政的藉口。只是這些話,他不能說,嘉靖這嗑藥磕瘋了的傢伙還處在亢奮之中,沒必要給嘉靖澆一盆冷水,他不由道:“陛下既然已經打算出兵,只是不知出兵多少?”

這才是徐謙最關切的問題。

嘉靖挑挑眉。道:“朕原本是稍事懲戒,不過內閣那邊既然有所鬆動,朕打算效仿文皇帝,橫掃大漠,因此已下旨邊鎮排程軍馬,匯聚馬步兵十五萬,各從大同、宣府、遼東三路出擊。”

十五萬……

徐謙倒吸口涼氣,如此說來,這顯然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一般出動十五萬軍馬,對外宣稱至少三十萬以上,屆時幾乎所有勳貴,都要徵用。更重要的是,十五萬人馬,所需的民夫至少五十萬以上。要支援如此大規模的戰爭,五十萬民夫要運送草料、糧食、軍械。這就等於,整個大明。至少要動員超過六十多萬人,六十多萬人什麼事都不做,專門負責砍人;這在大明朝的歷史上,怕也是很不鮮見的事,除了太祖和文皇帝,誰有這樣的魄力。

當然,還有個英宗皇帝,只不過英宗他老人家玩脫了,結果鬧出了個國恥出來。

其實之所以英宗之後無戰事,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在於皇權的削弱,也就是說,大明的天下,不再由天子做主了,而權柄越來越大的內閣和士大夫階層,是極力反對戰爭的,因而,天子們固然想效仿太祖和文皇帝,首先內閣這一關就過不了。

難得這一次內閣鬆口,嘉靖自然巴不得勢頭越大越好,不彰顯出一點九五之尊的架子出來,彷彿自己就對不起列祖列宗。

徐謙道:“陛下已經下旨了?”

嘉靖點頭:“不錯,山東、京畿、宣府、遼東各地已經傳令,征伐徭役,聚集軍馬,待朕檄文一下,便三路出擊。”

徐謙心裡嘆了口氣,戰爭的機器一旦轉動,就不可能停止了,現在各府各縣,怕已經開始徵調民夫,糧餉也在籌措,若是這個時候,突然說不打了,這不是逗人玩嗎?

徐謙對出兵的事,一向保持中立,固然是希望漢軍出關,橫掃**,不過心裡也明白,一旦出關,不知多少人家要妻離子散,更不知多少人要被官府徵用去輸送糧餉,無論是勝是敗,都彌補不了這個巨大損失,畢竟大明朝面對的,是一群窮得叮噹響的窮鬼,窮鬼們來搶掠你,幹上一票,就能大發橫財,可是你去搶掠窮鬼,人家連一個城池都沒有,鍋碗瓢盆都欠缺,搶了又有什麼用?動用朝廷如此大的資源,讓如此多的人背井離鄉,戰死這麼多人,最後的結果卻一絲經濟利益都沒有,所為的,也不過是青史之中,留下一個允文允武的美名而已。

嘉靖看了徐謙一眼,道:“愛卿以為如何?”

徐謙只是點點頭:“微臣以為,征伐不是小事,陛下既已經下定決心,自該小心審慎。”

嘉靖頜首點頭:“朕會審慎的,還有一件事,就是親軍。親軍錦衣衛僉事張承病死,正好多了一個空缺,而錦衣衛都指揮使朱宸建議讓千戶吳佩頂替,吳佩此人,也算是安陸王府的舊人,為人還算恭謹,對朕也算忠心耿耿,不過錦衣衛僉事陸松等人,卻是舉薦了你的父親,你的父親亦是朕的左膀右臂,朕此時也在權衡,可若是讓你父親頂替,不免寒了吳佩的心,你能明白朕的意思嗎?”

徐謙一下子激動了,老爺子的事是大事,現在老爺子位列千戶,雖然權柄在錦衣衛之中,已算是不小,不過千戶跨越僉事,畢竟十分緊要,老爺子年紀大了,若是這一次再不高升一步,若是繼續等著前頭人病死,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可以說,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只要有機會,取得了僉事的資歷,就算將來不在錦衣衛中任職,調到其他親軍衛裡,到時也至少是個指揮使了,至不濟,也能混個同知。

官場就是如此,親軍也不可避免沾上官場的規矩,這就好像徐謙的翰林學士一樣,你不跨出這一步,成為巡撫,那麼就得乖乖的繼續等機會,只是機會這東西,誰曉得什麼時候來,都知道你將來前途大好,可以沒有高升,沒有躍出這一步,就永遠都是個空話。

不過嘉靖的意思也很明白,本來嘉靖是屬意老爺子的,問題就出在朱宸身上,朱宸推薦了吳佩。既然人家已經舉薦了,如果嘉靖斷然否決,這就等於是完全不給吳佩的臉面。

而作為天子,本來也不該給任何人臉面,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吳佩的身份,吳佩畢竟是安陸王府的舊人,若是嘉靖直接否了吳佩,而直接讓徐昌頂上,不免讓人寒心。所以嘉靖不能做這個壞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