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2 / 4)

小說:士子風流 作者:水王

的就是安撫他們。現在倒好,巡撫大人不但不對這些人安撫,反而先拿這些人開刀。

這……

布政使趙明倒是對徐謙有好感的,一方面他是王學門徒,另一方面,徐謙帶兵南下,拯救大家於水火之中,於是忍不住勸道:“大人,若是如此。怕是大戶們不滿,他們若是要鬧起來,這可不是好玩的,到時候……”

徐謙微微一笑。道:“這個無妨,告訴他們,明日夜裡。請大家來巡撫衙門,凡是有什麼不滿的。都可以來找本官訴說,本官自然會給他們說清楚講明白。趙大人,這新政要盡力推行下去,要立即下文,讓各府各縣遵照這一條辦理,立即貼出文告,公告天下。”

趙明心裡嘆了口氣,忍不住想,這新任巡撫,畢竟是清流出身,一切都過於想當然了,方略倒是好方略,也確實有愛民之心,若是這個辦法真能推廣下去,浙江一省,恐怕再無餓殍,毫無節制的種桑,也會得到一定緩解,可是……這畢竟只是願望,再美好的願望碰到了現實,都是扯淡。

不過趙明也並不擔心,徐謙這個所謂的政令,多半隻是剛剛上任一頭熱的想法,等到時候遇到了阻力,自然會改弦更張,現在倒不如先順著他,遇到困難之後,再廢除也就是了。

一場會議很快結束,巡撫與布政使司自然下文,公告浙江各府各縣,這一道政令下來,倒是不少人暗暗點頭,浙江的稅本來就重,現在巡撫減稅,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是這拳拳愛民之心卻是躍然紙上。

訊息傳到鄉間,更是反應熱烈,鄉民們一直深信徐謙乃是文曲星,現在甫一上任就要減稅,這可就非比尋常了,歷朝歷代,只聽說過稅賦越來越多,攤派多如牛毛的,從未聽說過減稅一說。

再加上明報及時刊文,將徐謙稅制的用心和稅制的許多章法一一刊載出去,什麼樣的人不必納糧稅,又有什麼樣的人納三十抽一的糧稅,桑稅如何徵收,再有若有官吏加徵稅賦,又該到哪裡狀告,本地知府、知縣若是不肯照章辦理又會如何嚴懲,林林總總,正版報紙竟有十萬言,更是鼓勵生員進行督促,說是家事國事天下事,讀書人都需事事關心,王學講究的是知行合一,理應將所見所聞,俱都上報。

也就是說,明報在這邊,號召省內生員督促官府的稅賦徵收,假若有官吏不法,大可報到巡撫衙門或是明報,到時巡撫衙門必定照章辦理,並且還會對該生員進行一定的獎勵,比如在學裡,廩生、增生的缺額,還有鄉試的名額之類,不再單單考察學問,還要考察品行,糾察官吏不法也屬於德行考察的範疇,總之,若是上報,之後上報屬實,在進學方面,會給予一定的傾斜。

對生員來說,本來就清高自傲,現在巡撫衙門放權,讓他們糾察不法,生員們自然歡迎,以後見到了官吏,腰桿子更直。不只如此,來點正義感,居然還有好處,各鄉的生員、秀才們拿了明報,此時已經開始打起主意了。

倒是那巡按周昌也拿到了明報,看了之後也是眉飛色舞,他有預感,徐謙這是在作死。一開始,以為這只是徐撫臺虛晃一槍,喊喊口號而已,這在官場上並不鮮見,可是具體執行不執行,是另一回事,誰曉得這位撫臺大人吃了豬油蒙了心,居然動真格,連明報都為他鼓譟造勢,如此一來,那些種桑的大戶們,會善罷甘休嗎?這些人可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利益受損,等於是加收他們的稅來補那些尋常小戶的不足,周昌決定再等一等,等那些大戶鬧起來,再在其中做一些文章,到了那時,且看這巡撫怎麼下的來臺。

想到這裡,周昌心情大好,不由哼起了小曲,很是暢快。

…………………………………………………………………………………………………………………………………………………………………………

浙江的大戶,尤以青田劉家最是尊貴,擁有的土地也是最多,劉家在浙江的地位,可遠遠比從前的商家要厲害的多,而商家後來從事走私,土地倒是不多,可是劉家不同,青田縣幾乎過半的土地,都是劉家所有。

這劉家的祖上乃是大名鼎鼎的劉伯溫,被敕為誠意伯,劉伯溫的長子劉廌世襲誠意伯、又敕光祿大夫,職官正一品。雖無實權,卻也實在顯赫,只是其父被人害死,劉廌無心朝政,索性就以奉親守墓的名義,歸隱回鄉,在鄉中閒住。

此後,劉家便有祖訓,子孫不得為官,因此所有人都掛著誠意伯的名義,在鄉中閒居,數代經營,劉家在京師的最後一點影響力都已經煙消雲散,可是他們在浙江,卻屬於名門中的名門。

劉家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