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2 / 4)

人,似乎不相信劉仁之的話,端酒飲盡之後,居然猛然站起,不理會他人的鬨然笑聲,在閣樓中來回走動,四處跺足敲打。

“兄臺,可發現什麼端倪?”笑過之後,也有人追問起來。

沿著木板一路敲過,還真如同劉仁之所言,除了沈遼座下的板塊比較特殊外,其餘的一點異常也沒有,那人返回席位落坐,臉上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表情,只是滿面的迷惑不解,搖頭說道:“沒有發現異處,都很正常。”

可能是由於那人剛才在沈遼座下木板敲打了幾下,樂人以為是訊號,所以不知從何處傳來的絃樂聲又適時響起,這回眾人更加仔細聆聽,剛才那人又站起,再次在閣樓中反覆走動,尋找聲音散發的地方,甚至探頭出門窗仔細察看。

按理來說,只要有聲音,一定會有聲源的存在,只要能分辨聲音的強弱之處來,那離答案就不遠了,然而,那人越走,臉上的表情越是奇怪,走了幾圈後,帶著怪異而沮喪的神情坐回席位之上,沉默不語。

如果不是顧及所謂的風度;在場的許多人恐怕也會與那人一樣,仔細搜察聲源,畢竟空談不如實踐,只不過秉承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優良作風,才禮讓於人,在他們想來,這次那人肯定能尋出機關所在,明白絃樂從哪裡傳入時,卻發現事實好像和想象總是有些差距。

“呵呵,忘記提醒各位了。”劉仁之撫須笑道:“聽音尋位的辦法,我也嘗試過,只不過似乎沒有什麼用處,聲樂好像根本不是從某一處傳來的,而是在閣樓內的四面八方迴盪透入,至於為何如此,卻是我想知道的。”

剛才走動尋視的那人也輕輕點頭贊同道:“無論走在何處,聽到的聲音都是一般大沒有強弱之分,好像都是從那裡散發出來的。”

“張大人,心中可有見解?”沈遼輕微側躺在榻上,手中舉著半杯殘酒,悠悠搖盪,一輪光景搖曳的明月倒映在杯中,他的目光似是看著杯中之月,又似是望著張元善,神情淡然恬靜,盡顯風流灑逸的風範。

聽到沈遼的詢問,張元善還在沉吟思索,但李明達眼睛卻掠過一絲莫名情緒,低下頭來,看似關注桌上的美酒佳餚,其實在側耳留意那邊的動靜。

在下慚愧,想了許久,也是不明其意,不得其解。”沉吟了下,張元善十分乾脆承認道,沒有人嘲笑,畢竟自己也沒有看出端倪來,反而有幾人覺得張元善這人爽快,紛紛遙杯示意共飲,而李明達心中鬆了口氣之餘,見到這個情形,想到自己卻沒有這個待遇,臉過掠過一抹陰霾。

“那諸位呢,可有誰人知其原因?”沈遼似乎也來了幾分興趣,居然追問起來。

如果是問起詩詞歌賦,或者古今趣聞,肯定有人分析得頭頭是道,侃侃而談,但是這種格物致知的問題,就少有人涉獵了,幸好大家也差不多,沒能解答出來,眾人心理也感到平衡,沒有覺得臉上無光。

然而沈遼好像沒有打算終止這個話題,繼續道:“許世兄,你有什麼看法?”

這回輪到張元善眯起了眼睛,當日西湖盛會上,他曾登船拜訪沈瑤,許漢卿他自然見過,只是沒能打聽清楚他是什麼底細,幸好那日之後,也沒見他上過沈家之門,本以為只是一名過客而已,卻沒有想到今日他會突然出現,而且看沈遼的態度,及那句世兄的稱呼,可見此人與沈家關係菲淺啊。

“我的看法?”許漢卿有些錯愕,本想隨口敷衍過去,可是察覺到沈遼眼睛裡隱藏著的那縷怨氣,想到這或許是個緩和兩人關係的機會,考慮了下,微笑道:“依我淺見,聲音必然是從樓下傳來無疑,如果我沒有料錯,底下的房屋佈置肯定非常特別,說不定埋有幾隻水缸桶甕之類的物事。

“咦,聽你一說,我好像有些印象。”有人揉了下腦門,比然說道:“這與勾欄內的戲臺差不多,旁邊埋上水缸,聲音可以傳得很遠。”

“沒錯,我也發現了,頂上的藻井幾乎和戲樓一樣,看來。沈兄這幢閣樓,其實就是仿製戲樓而建的。”在場也之中並不缺乏一點就透、舉一反三的聰明人,只要有個提示,加上曾經來過這閣樓,印象深玄,仔細對比思考,立刻得出結論來。

( )

第二百九十六章沈遼的心事

戈的科學技術不如現代的發達,但是對幹聲音的認識型迎卜世人的想象,比如宮廷祭壇之類的建築,匠師在建造得華美富麗、宏偉壯觀的時候,也要考慮因空間太大,不利於傳訊的問題。

就好像在上朝的時候,皇帝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文武百官在殿下恭候,雙方的距離可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