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
( )
第三百七十三章逼迫
二安詳,月如水青煙從古銅香爐中嫋嫋升如“聯熱消汝在空中。楚質倚靠座上。微微閉目。神情安逸,初兒站在他的身後,挽,起衣袖,伸出修長的纖指,輕輕揉捏他的肩頭。
舒服的吁了口氣,楚質忽然問道:“初兒,給你個選擇,有件事情。不做的話,結果很壞,但是做了的話。可以暫時度過難關,但是以後又可能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如果是你。該怎麼辦?”
沒問是什麼事情,初兒低頭沉思片囊。認真說道:“自然是先做了再說。反正以後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真出現更壞的情況,再想辦法加以彌補就是了,再者說了,如果連眼前的難關都無法度過,更加不用說以後。”
如遭雷擊般的愕然起來,呆滯良久,楚質僵硬的身體慢慢鬆軟下來,臉上浮現釋然的笑容,拉著光滑細嫩的小手吻合下,哈哈笑道:“想通了,謝謝初兒。”
經初兒提醒,楚質終於恍然過來,礙於對歷史的瞭解,反而顧慮重重,束手束腳,卻忘記現在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未來的事情,沒必要操這份閒心,難道自己不實施此法王安石就不會冒出來嗎。
況且以大宋朝現在的狀況。就乍王安石真消失了,指不定又出來個,謝安石呢,要知道禍害百姓的根源在於人。與法無關。
“公絲想明白了就好。”初兒嬌羞說道。兩條柔軟的手臂樓著他的脖頸。身軀緊貼楚質的身後。兩團軟中帶硬的軟肉頂在背上,慢慢地摩擦著。迷濛的眸子彷彿一彎碧水。嬌嫩鮮紅的櫻桃小嘴輕輕開啟:“夜了。也該歇息了。”
一陣氣血翻騰,楚質立即回身抱起美人走到床邊,手指一扯。帳蓬散落。片剩,帳內呻吟連串。令人慾醉。一夜自有述不盡的似水溫柔。
翌日清晨,天亮才蒙亮,楚質便從香軟的被窩中艱難起床,洗漱之後。用過早膳。安排縣衙事務,帶上幾個衙役,悠悠朝州衙而去。
不久到達目的地。經常上門,也就少了投貼求見的程式,估摸太守多半會同意接見。請楚質在偏房等候之餘。州衙門政急忙前去彙報。果然不出所料。聽聞楚質來訪,范仲淹絲毫沒有猶豫。立即決定會見。
州衙議事房,待上茶衙役退下,範仲泛也沒有客套,直接說道:“聽說你昨日下鄉勸課農桑。收穫如何?”
“情形嚴重。放眼放去,百姓田地近乎荒蕪。”楚質輕嘆說道。
“老夫也是看在眼裡,心中憂慮。”范仲淹顯然也專程調查過地方情況,微微點頭說道:“所以老夫才召見爾等,除了提醒督促你們之外,也想集思廣益。商議解決之道,可惜
表面上看不出什麼來,其實心中頗有當年新政失敗那種有心救國,無力迴天的感覺。
“太守,下官回去之後。翻查資料,發現我言之法,與晚唐時期的青苗錢頗為相似。”楚質輕聲道:“當年藩鎮就是憑藉此法。強行攤派。逼迫百姓貸款,而後收取八分利息,使得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可見此法也具有一定的危害。”
“刀在人手,罪不在刀。而在於人。”沉吟片剪,范仲淹淡聲道:“善政良法在昏庸之人手中也能禍害無辜,反之亦然,只要加以節制,達到惠民目的。實施嚴刑苛政又有何妨。
”“百姓無知。只怕不識良法好處,拒不接受,那又該如何?”楚質問道。
“循循善誘即可。”范仲淹說道。
“若是寧死不願呢?”楚質追問。
沉默良久,范仲淹說道:“且聽之任之,願取則與之,不願不強也。”
“百姓既無餘錢。只能以青苗田地作保抵押。若是借貸之後。又因天災**,收穫無成,屆時官府追索,則多事已,還不如常平倉法,濟貧救困。興業安民。”楚質說道。
“要是常平倉裕。理應如此;”瞄了眼楚質。范仲淹說道:“況且。此法不過是荒年之際暫且行之罷了,不是定製常規。”
“那自然最好,畢竟各地情況不同,南轅北轍,不能一概而論。免得又淪為某些人的斂財之用乙”楚質喃喃自語。
“有些道理。老夫會注意的?”范仲淹說道:“還有何要問的嗎?”
“有。最後一個問題。”楚質說道:“一分利息是不是太高了。”
“高?”范仲淹難得笑了笑。搖頭說道:“若不是為了填補常平倉虧空。老夫也想免息,但是。如果沒有絲毫甜頭,恐怕連放貸之錢也籌措不足。”
“籌措?”楚質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