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小說:崇禎盛世 作者:宮本寶藏

楊四慶嚇得不敢再問,陪著皇帝往上書房而來。

心情很差的朱由檢批改著紛亂的奏摺,對旁邊幾個輔助皇帝辦公的太監道,“朕讓那個曹化淳從東廠太監中挑選的書吏都到位了嗎?”

太監回話道,“回聖上的話,好像曹公公和王公公一共挑選出來五百多人,還在篩選當中。聽曹公公說,當初皇上下的旨意是留下三百人。”

朱由檢嗯了一聲,“讓他們兩個人來見朕,順便帶幾個他們認為最出色的太監來!帶十個吧!”

曹化淳原先就是秉筆太監,對於這些事情的處理是很熟悉的,皇帝讓他和王承恩共同負責,主要是讓王承恩起著一個監督的作用!挑選十個最出色的太監出來,其實對兩個人來說都很簡單,太監不像是外面的官員,其實孰優孰劣,真的是一目瞭然!在太監中要是本事高些,天賦高些,其實是很容易被發現,做人再要是不錯的話,重用的機會其實不少!

王承恩和曹化淳在接到了聖旨後,馬上帶著十個太監來面見皇帝。

朱由檢先是簡單的詢問了一下搬遷皇宮的事情,再問了問挑選太監的事情,“一是要有文化,二是要懂政務,三是要有經驗,滿足這三項條件的東廠太監,有多少人啊?”

曹化淳恭謹回答,“啟稟聖上,有五百多人,老奴已經全部挑選出來了,其實東廠的太監相比於宮裡的太監來說,大部分都算是精英了。”

這點朱由檢是贊同的,太監的整體文化水平不高,都是窮人家出身,否則誰願意當太監啊?但是太監好學啊,尤其是想要往上爬,有些文化還是非常有優勢的,所以大部分老太監都粗通文墨,大部分人是在宮中學的。“不用挑了,都留著,不怕人多,將個別不夠機靈的,年紀太大,精力不足的,就讓他們去皇莊養老吧,其餘的都留下。”

曹化淳點頭道,“是,一切聽憑皇上安排,只是,處理奏摺文案,需要這麼多的太監嗎?”

王承恩看了曹化淳一眼,這話問的算是大膽的了!不像是曹化淳以前的個性,其實曹化淳也摸到了小皇帝的脈絡了,只有表現的越積極,越能幹,才會越被小皇帝賞識,這是一個不愛拐彎抹角的皇帝,而且還奮發向上!

朱由檢一擺手,“讓他們都先出去,你跟王承恩留下。”

一眾宮女和太監們馬上魚貫而出,上書房就剩下皇帝和曹化淳,王承恩三人。

“留這麼多人,只怕還不夠,再從內宮中挑選機靈的,年輕的太監出來培養,教他們識字,教他們參政!”皇帝的話讓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嚇個半死,不知道皇帝要表達什麼意思,太監干政,這是極其敏感的一個話題啊!皇帝竟然讓太監參政?

第0029章 登聞鼓

朱由檢看見曹化淳和王承恩的表情,知道他們擔心什麼,太監再怎麼樣大!也是不能夠公然干政的!這在洪武皇帝手裡就有明文規定!太監干政的話,那是要扒皮的!

“你們不用擔心,朕把你們兩個單獨留下,就是要跟你們談一談下一步的打算!朕打算讓王承恩一把抓原先的東廠和錦衣衛,東廠改組了,全部遷入內宮,作為朕的實際內閣!以後要慢慢的架空各部!加大君主**!外省的公文讓人分送宮中和各部!各部要在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但以宮中的具體旨意為準!改組後的東廠人員全部呆在皇宮中,不得與外界接觸!沒有朕的旨意,任何司禮監成員都不得出宮!以防皇宮機密外洩!至於錦衣衛!接下來也要改組,朕要形成一個以錦衣衛為基礎,進化為一個能夠強有力保證司禮監的各項制度和決策得到貫徹落實的機構,同時生成一套能夠制約錦衣衛的體系,形成一個更加隱蔽的體系,錦衣衛叫做統計司!這個機構就叫做調查司!司禮監和統計司,調查司,統一由王承恩負責,當然,沒有朕的旨意,王承恩不得出京師!”朱由檢噼裡啪啦的說著自己接下來的改革舉措。

其實這些舉措,並沒有什麼新鮮花樣,王承恩和曹化淳猜想,統計司和調查司,頂多也就是換了一個名稱,應該和原先的東廠,西廠是一樣的吧?明朝還弄過一個內廠,最多的時候,是將東廠分成三個部分的,後來又回覆到了一個東廠的狀態。

王承恩剛剛想要說話,曹化淳搶著道,“皇上,這想法是好,只怕推行起來難度太大!百官和內閣都不會答應的!只怕這些人稍稍的一聯絡,整個大明官場都會聯合起來抵制皇上的這個舉措,皇上這樣做的目的實在是太明顯了,這是要架空百官啊!還有皇上不讓太監出京師,那樣等於是要斷掉監軍制度和太監監視地方的制度,這也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