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3 / 4)

小說:大明武夫 作者:巴喬的中場

在北邊趕回來的;也就是本來要跟船北上的;卻在半路上折返回來。

這些漕丁水手也沒什麼可隱瞞的;只是說半路上喝到這酒;覺得不錯;都想回來買些;或者路上帶著;或者販賣;碰到幾個相熟的打問;敢情都是在吳千總那船上混了幾碗酒喝;沒心思的人喝幾口誇句好;有算計的喝了酒之後;自然能想到這東西能賣;大家在河上跑生活;做生意的心思都是一等一的。

這麼多人來問;銷路如何;利潤如何;自然不必說了;孫甲最後一絲觀望等待的心思都煙消雲散;可派到徐州的二掌櫃老張還沒回來;少不得又派人過去催促;十月中的時候;酒回來了;可只是拉回來七罈;一共才一百四十斤酒

孫甲看到這幾壇酒頓時大怒;衝著那老張說道:“才誇那混賬幾句;沒想到辦事這麼不靠譜;自家生意;還是從他朋友那邊拿貨;就弄出來七罈;咱們這邊是賣還是喝?”

張掌櫃連忙解釋;這事情還真怪不到孫大雷身上;就這七罈;還是孫大雷存在手裡沒有發出來的。

原因簡單的很;那漢井名酒的銷售太火爆了;十月初已經有四口燒鍋同時出酒;但沒開業前積攢的存貨空了;所以每天出酒的數量也就是一千斤上下。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九章 私心

產量沒有增加太多;但購買的人群卻大大增加;除了徐州城內的買家之外;豐縣、沛縣、蕭縣、碭山和邳州的人都過來購買了;有了這些買家;增加的產量迅速被消化掉;依舊供不應求。

和趙進估計的差不多;城內富貴人家喝個新鮮;這種醇烈的燒酒偶爾喝還可以;天天喝沒那個必要;但除了這些養尊處優的客人;其他的酒客們對漢井名酒卻歡迎的很;他們喝酒能品出味道;卻不是那麼講究;除了味道之外;還要講究個勁頭;漢井名酒恰好對應了他們的需求;而這些酒客對酒的消費最大;數量也最多。

有錢的富貴人家也不會不買;不過其他人買的更多;喝過清冽醇厚的漢井名酒;再去喝其他的燒酒;不是覺得味道雜;就是覺得不夠烈;漢井名酒或許沒有那些真正“名酒”的出挑優點;但也沒有缺點;比起大眾和中上的酒來;就顯得漢井名酒處處都是優點了。

客戶群不斷擴大;購買量自然節節升高;不過價錢卻始終沒有超過六十文;畢竟買酒的酒客們豪富身家的是少數;買酒的商人們也要轉手賺錢;價錢太高;他們也無利可圖;所以五十五文到六十文這個檔次;大家都能接受。

不過話說回來;在商行貨棧和酒樓飯莊中;漢井名酒一斤賣到八十文是正常價錢;零售的價錢已經不低了;凡是低於這個價錢的基本都是摻水或者摻了別的酒。

十月中的時候;本地酒樓飯莊每天購買的數量略有下降;富貴人家也從每天購買變成了隔三差五買一些;但本地和外地的商行貨棧開始大批次的購買;一升一降;升的多;降得少。

這種正常發賣;趙進能有十倍的利潤;但和雲山寺那邊的以高粱換酒;從理論上來說;趙進能賺到四十倍以上。

進入十月;每天賣出的五十壇酒裡;就有十壇是送到雲山寺的;按照劉勇的探子說;這些酒根本不運到雲龍山上;直接在山下中轉;送往沛縣和碭山那邊;雲山寺也不光要自己喝;販賣得利也是目的。

讓趙進感覺有趣的是;同如惠和尚談定了之後;城內的雲山行和雲山樓分別找上門來;按說他們都是雲山寺下屬的;沒想到步調很不統一;雲山行的大掌櫃薛曉宗說得大包大攬:“如惠師兄那邊給趙公子一石高粱換三斤酒;我這邊願意一石高粱換兩斤;如果漢井名酒能給我這邊專營;一石換一斤都成。”

雲山樓那邊也提出的是一石換兩斤的價錢;這個和生意經已經沒什麼關係;純粹是敗家了。

趙進開始奇怪;後來才想明白;每年雲山寺出產大量的高粱;人吃的不多;賣出去的也不多;用來餵養寺內牲口;或者自己釀些土燒;每年都有大量的積存;這些東西名義上一石二百多文;卻沒什麼人來買;這些東西都是寺產;敗壞了也是寺裡的;但換成漢井名酒;賺來的錢自家卻能沾到好處;何樂而不為。

不過趙進沒有答應這優厚的條件;先前發愁高粱不夠;現在發愁高粱太多;原材料足夠;生產能力依舊不足;答應下來也沒有辦法實現;而且還會損壞先前剛剛建立的那些生意關係。

趙進現在訓練家丁半天;酒坊半天;自家習武強身都要放在晚上和清晨進行;好在年輕體壯;又有一幫朋友幫忙;也不覺得怎麼疲憊。

天氣冷下來;酒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