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部分(3 / 4)

小說:大明武夫 作者:巴喬的中場

歡我們,但是我們還是要為了大漢自行其是,頂多是面子上做點功夫敷衍一下罷了。這也是父皇的意思。”

儘管身為大漢的太子,他親口說出這番話來有些奇怪,不過這裡都是大漢的自己人,他也不想要顧忌那麼多。

大明對藩國講究寬容,講究****風範,想方設法都要厚待藩國,以至於多次損傷了國家的利益,最後臨到滅亡的時候,這些藩國也沒有幫上任何忙,反而還反戈相向,這個教訓大漢皇帝一直都跟太子提醒過,太子本人也深以為然。

“殿下英明!”眼見太子如此說,張道彥也鬆了口氣,“誠如殿下所言,高麗士民都對我國……都對我國略有些不滿,畢竟前明相比起來要寬容一些。”

“終有一天,他們會習慣大漢的做法。”施高藝微微冷笑,“既然要尊奉****,那就哪有光是隻躲在****的樹蔭下乘涼的道理?”

“施團長說得沒錯。”太子輕輕點了點頭,“他們終究會習慣的,而且從現在就得開始習慣。昨天晚上,我跟高麗國主說起慶尚道觀察使的事情時,他還是唯唯諾諾,含糊其辭想要糊弄過去,真當我看不出來嗎。”

“高麗國主之前被人宮變趕下了臺,還被流放到了荒島上,是我們才將他重新推上王位的吧,按理說來大漢是他的大恩人才對,他居然還有意想要糊弄殿下?”趙松忍不住提意見了,“高麗任誰都可以對大漢不滿,唯獨就是他不行!”

“誰說不是呢……”原本就對李琿十分不滿的施高藝,這下又趁著機會繼續加深這些上層人物對李琿的不滿,“高麗國主原本就是虎狼之性,所以才會被高麗人不堪忍受趕下王位,他得天之幸復了位,卻還是沒有感恩之心,對大漢所要求的事情推三阻四,太子殿下總算也看到了吧!不是臣等不與他為善,實在是……實在是他太冥頑不靈啊!”

“他就算再怎麼冥頑不靈,這次也還是躲不過去,我一定要讓他把李珂任命為慶尚道觀察使。”太子一臉的平靜,但是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而且不許他推三阻四,一定要儘快達成!決不能延誤了我這邊的大事。”

高麗人才濟濟,他並不是只有讓李珂當政慶尚道才能幫上忙,但是這件事如今在太子看來,已經成為了測試李琿對大漢的忠誠度的一種方法了,在李琿推三阻四的情況下,更加必須讓他按自己的心意來辦,好讓他、讓高麗群臣都明白如今的世道已經和大明時代不一樣了。

“太子殿下說得對,大事不容耽誤。”旁邊的趙松也馬上附和,“如今大軍已經開始在高麗外海聚集,容不得再拖延了。”

隨著大漢的軍事機器開始運轉,預定當中要進攻日本的軍團也開始集結向高麗進發了,趙松的直屬團是跟著他一起來到高麗的,現在一部分留駐在太平島,一部分已經開始在釜山聚集。

大軍齊聚,糧草的保障工作十分重要,同時軍隊集結的秘密也需要保衛,這兩項工作都十分需要當地高麗官府的配合。雖然大漢駐高麗的使團已經派員前去釜山港所在的東萊都護府負責協調督促,但是畢竟還是差了一層,讓高麗的高階文官來負責配合已經刻不容緩。

“這幾天我就會讓他們下命令,然後帶著李琿去高麗南方赴任,趙旅正莫要心急。”太子擺了擺手,“不過,還請旅正跟海軍溝通一下,讓他們協助陸軍的集結,不至於走漏風聲。”

“海軍已經在盡力封鎖海面上的訊息了。”趙松馬上回答,“不過,殿下,大軍聚集,想要完全守密是很難做到的,畢竟釜山港和周邊都有商船經過……好在商船大多數是我國的,倒是可以想辦法讓他們協助保密。”

為了維護鎖國政策,日本幕府力行禁海,幾次頒佈鎖國令,其中除了限制海貿物件的條款之外,還有一款就是禁止日本人出海,宣佈凡事在海上出海五年以上的日本人禁止歸國,所以很多在戰國時代流落在外海的日本人無法再返回家鄉,而日本本國也極少再有人出洋。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日本是如今重要的貿易大國,每年都和中國以及荷蘭人擁有巨大的交易量,但是卻極少有日本商船遊弋在外海,只是讓外國的船來日本交易而已。

不過,這種閉鎖式的貿易,倒是十分有利於大漢在高麗的軍事集結,大漢只需要讓中國的商船儘量避免向類似海域經過,便可以差不多實現保密。

當然,要完完全全地保住秘密是不可能的,趙松也沒有將希望放在這裡。他判斷的是幕府居於關東的江戶,和關西往來訊息十分不方便,就算收到了類似的風聲,也難以做出足夠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