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混在三國當軍閥2 作者:恐龍王

武城內,再過十天半個月。馬屠夫的八千鐵騎就會因為糧盡而潰。所以,王淵大人的西域騎兵一定要設法將威武郡的馬躍軍牽制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馳援隴西。”

“對面地馬躍軍只有一萬餘人眾。以西域五萬騎兵要想牽制住,本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王淵說:下軍中糧草將盡,各國將士無以果腹,軍心有瓦解之憂哪。“

“軍糧不是問題。”薰大手一揮,大喇喇地說道,“西域胡人喜歡肉食。本官可以命金城太守閻溫在十天之內運送一批肉乾前來武威。到時候長史大人派兵前去接應便是。千萬不要被馬屠夫截了軍糧。”

王淵大喜道:“下官感激不盡。”

“即

本官就告辭了。“

說罷。也不等王淵答話,轉身揚長而去,王淵在身後抱了抱拳,喊道:“大人好走,下官恕不遠送。”

薰璜剛剛離去,車師國大將穆薩汗怒道:“這位太守大人可真是氣焰囂張。”

王淵淡淡一笑,說道:“董璜是董太師唯一的侄子,出身顯貴,且年紀青青就身居太守高位,有些趾高氣揚也是難免的。不過,軍糧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各國勇士也不必宰殺戰馬充飢了,這總是好訊息。”

……

洛陽城效,關東軍大營。

袁紹中軍大帳,山陽太守袁遺、揚州刺史袁術、上黨太守張楊、南陽太守孫堅等四路軍閥齊集一堂,正在高談闊論各自地勤王功績,並紛紛猜測明日朝議之時,會得到朝廷什麼樣的封賞。

眾人一致認為盟主袁紹居功至偉,朝廷應該封他為大將軍!

正說得起勁時,郡太守曹操忽然出現在帳外,作色道:“諸公這是做什麼?如今董卓雖死,亂軍未滅,十數萬涼州亂軍正在肆虐京畿各地,諸公不思追擊清剿,卻反而在這裡談論各自地功績大小,豈不可笑?”

“孟德多慮了。”袁紹不以為然道,“董卓既死,十數萬涼州軍已成烏合之眾,不久必將分崩離析,何足為懼?”

“袁紹大人所言極是。”上黨太守張楊附和道,“既然董卓已經伏誅,而且天子毫髮無損,討董勤王之戰地目地已經達成,這仗也就不必再打下去了。而且為了討薰勤王,下官及各位大人都是出了力的,朝廷理當論功行賞,此事有何可笑?”

“豎子不足與謀,某自當率軍追擊。”

言訖,曹操再不理會帳中各路諸侯、拂袖而去。

袁紹搖了搖頭,望著曹操的背影有感而發道:“經歷了這麼多事,沒想到孟德還是像當初一樣剛烈(言下之意就是莽撞)啊。”

……

深夜,司徒府。

司空劉弘、侍中蔡、尚書盧毓等人正聚集在司徒府偏廳,與王允商議如何封賞十八路關東諸侯。

王允捋了捋頷下日見稀疏的柳須,說道:“太后懿旨,十八路關東諸侯討伐國賊、勤王護駕有功,不可不封,但也不可封賞太過。尤其有一條,這十八路諸侯必須率部返回治地,絕不可逗留在洛陽。”

劉弘面北抱拳道:“太后明鑑,如果讓某路諸侯留滯洛陽,難免成為薰卓第二。”

“可這事有點難辦哪。”王允蹙眉道,“別的諸侯都好辦,該封侯地封侯,該加官地就加官,唯獨袁紹此人有些難辦。論聲望,袁家四世三公,袁逢、袁隗都是先帝朝柱國重臣,可謂一門顯赫,論才能,袁紹又是十八路諸侯地盟主,這樣的家世背景和人才,就是封為大將軍也不為過,可太后地懿旨~~唉,還真是難辦啊。”

蔡忽然道:“司徒大人,下官倒有一計。”

“哦?”王允欣然道,“計將安出?”

蔡道:“大人何不先令十八路諸侯互相評定各自的功績?袁紹雖然是盟主,卻未必能讓其餘各路諸侯完全信服,人多必嘴雜,如此一來,各路諸侯之間勢必因此吵得不可開交、甚至翻臉相向。”

“妙,此計甚妙!”尚書盧毓擊節讚歎道,“如果事情果能如此,我等便可以從中取勢,利用各路諸侯互相忌憚、又互不相讓的複雜心理找出各路諸侯中實力最弱者留守洛陽。這樣一來,其餘各路諸侯也就無話可說,只能率部返回治地了。”

“實力最弱者?”司空劉弘不以為然道。“讓這樣的人留守洛陽只怕難以服眾啊。”

“倒也未必,眼下就有這麼個極佳的人選。”王允忽然間神一動。捋須微笑道。“諸位大人。本官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

洛陽城效,曹操中軍大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