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說法,“先祖留下的書上看來的唄。”所以眾人連問都懶的問了。
沈青揚遲疑問道:“三妹妹是想做這個營生?這能賺錢嗎?”
倒是沈青林有些興奮,“哥哥們,我有種預感,要是這東西做成了,咱侯府就有希望了。”
清夕大概給四人講了一些這些東西的做法和使用前景,說的幾人那是一個熱血沸騰,好像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飛過來一樣。
沈青翔突然苦著臉說:“可是老太爺不是不允許咱們開鋪子嘛?”一句話把眾人都從美夢中擊醒了。
清夕神秘一笑,“這個哥哥們不用擔心,我自有辦法,哥哥們只管分工將這些圖紙上的東西做好就是了,到時我自有辦法讓老太爺高高興興地應了。”
四人現在對這個妹妹都充滿了佩服,沈青揚問道:“我們需要怎麼做?三妹妹只管說。”
“很簡單,哥哥們先從我這兒挑些老實可靠的人放在木匠鋪和手工作坊裡,然後把原來木匠鋪和手工作坊的師傅分成幾個組,每個組都有一個老師傅帶三到四個新放過去的人做徒弟,哥哥們再把每一樣東西的圖紙分成幾份,每個師傅都帶著徒弟分開在不同的房間裡做活,最後再由一組人負責把這些東西組裝起來就可以了,時間緊迫,我想哥哥們可以讓他們先試試,然後再挑做的最好的一兩套送到府裡來就是了。”
第二十三章 出門應酬是件麻煩事
六月底,衛國候府孝期滿三年,除服禮後,衛國候府眾人穿衣打扮也不再受那麼多限制,可以穿常服或者顏色較為鮮亮些的衣服了,也可以出門應酬了。
沒兩日,建安侯府送來帖子,說建安侯爺做壽宴,請衛國候府全家去吃酒。建安侯府是老太太的孃家,但現任建安候孟建斌只是老太太的堂侄子,先前老太太還在的時候兩家也還常走動些,但關係總是淡淡的,建安候孟家的子弟多有出仕,雖然都是些官職低微的人,但耐不住孟家家族人數多,累加起來還是有一定力量的,加上建安候夫人劉氏是個潑辣厲害的,善於管家理事,所以建安候府近年來已有隱隱躋身一流世家的趨勢,這樣的情況建安候家自然看不上沒落的衛國候府。但兩家畢竟有親戚在,建安候做壽這樣的大事自然是不能落下衛國候府的。
大太太接了帖子不由有些發愁,一愁手頭沒有足夠分量的壽禮,二來自家人這三年一直守孝,並沒有做過新衣服,打過新首飾,如何能出門與人家做壽,但這樣的場合,自然是要有新衣服和新首飾來撐門面的,這也是對於主人家的尊重。
沈清歌、清妙和清夕幾位姊妹下了學往大太太這兒來,看她愁眉不展,沈清妙上前拉著大太太的手,關切的問道:“母親,可是有什麼煩心的事情?說出來看看女兒能不能為您分擔。”
大太太看看面前三個關切看著自己的姑娘,不禁感覺到心頭一熱,慈愛的摸著沈清妙的頭髮,笑道:“是啊,應該和你們幾個說說看,前些日子你們把園藝房、針線房和洗衣房管的這樣好,說明啊你們幾個都長大了呢。”
沈清歌溫溫柔柔地笑道:“母親能這樣想就對了,我們幾個雖不濟事可多少也能分擔些,特別是三妹妹,別看她小,鬼點子多著呢。”
沈清夕不依,上前去撓沈清歌,“大姐姐這是取笑我呢還是誇獎我呢?”
沈清歌一邊躲開一邊笑著說:“自然是誇獎你啊,我怎麼敢取笑你,你這樣厲害。”
清夕拉著她不放,去呵她癢,兩人頓時笑鬧在一起。
大太太被她們這樣一鬧,心情好了很多,就讓她們坐了,將心中所憂之事細細將來。
沈清妙一聽也有些急了,“母親,建安候的壽宴只有六天了,要準備壽禮還有咱們的衣服首飾,時間確實是太緊了。”
沈清歌也微微皺眉,“衣服和首飾倒還好說,但是這壽禮如果沒備好卻是大麻煩,母親可有和嬸孃商量過?”
大太太點點頭,“早上已經商量過了,她一時也沒有什麼好法子。”
出門應酬真是件麻煩事,清夕凝眉沉思,想也知道一群整日深處大宅院的女人們在一起談論的無非是丈夫、子女、衣服、首飾唄,不是炫耀就是攀比,想起來就有些頭疼。她一邊腹誹著一邊快速地轉動腦子,忽然靈光一閃,笑道:“母親,這做衣服和首飾的事情交給我們姊妹來辦可好?您先找然去打探一下建安候及其夫人的喜好,咱們再來商量禮物的事情。”
大太太雙眼一亮,問道:“夕兒可是有什麼好法子?說來聽聽。”
清夕整理了一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