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的打算豈不是要全部落空。
第212章 應對
“也不見得會如此,”顧照棠聽了沈清夕的擔憂之詞,卻是有不同的見解,“我們本來的目的只是受皇后所託,想借這次機會歷練大皇子而已,皇上現在也下旨讓三位皇子共同參與此事,不管最後是哪些子弟分到大皇子身邊,這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機會,可以學著處理人事關係,觀察人心,學著收攏人心,歷練經濟之道,最多我們不借這次的機會讓大皇子收攏自己的班底而已。”
說道此處,顧照棠眉心微皺,稍一停頓,又接著道:“況且,以皇上的性子,他必然不會把所有他認為可用的人都放在幾位皇子身邊,真正可堪大用的皇上定要留到緊要關頭才用,再說他還要考量各方勢力的平衡,且等著看吧,最後選出來的世家子弟定然是什麼人都有的,這樣才可以掩人耳目,混淆視聽。是以,我並不擔心這件事會不會影響我們最初的目標,我現在反而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麼事情?”沈清夕好奇的問道。
“皇上並沒有講花草茶如何經營,這件事多半最後還是要戶部的官員來定章程,我們原來想的是最好是大皇子能主管花草茶最後的配製和銷售,其他兩位皇子畢竟年齡小了些,分別管花草茶的種植、收集或處理就是了,現在想來這個想法有些冒險了,現在皇上對幾位皇子心意不明,萬一事情不是我們預想的那樣,後續該如何進行?”顧照棠講到此處,臉色頗有些凝重。
顧照棠一說,沈清夕便明白了他擔憂之處,現在想想,確實當初花草茶的經營方案有些冒險了,他們設想的前提是皇上願意配合他們才行。
沈清夕斟酌思考著這其中的幾種可能性。和顧照棠探討:“這件事無非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最理想的結果,完全與我們預想的一致,這樣自然是皆大歡喜,無需多說,第二種可能是皇上不讓大皇子負責最後的花草茶配製和銷售的環節,也就是你剛才說的這種情況,第三種可能是皇上後面會想辦法不讓大皇子參與此事,其實我也覺得第二種情況是最有可能發生的一種,我倒覺得這種情況不難應對。”
“怎麼說?”顧照棠挑眉等著沈清夕的解釋。
“一來。花草茶的配方在我們受傷,另外兩位皇子年幼,要想在短時間內掌握花草茶的配製技巧及火候並非易事。你可記得,就是心巧,也是在我的指導下反覆試驗了多少次才算是入了門;再說,現在我們也只獻出了三種花草茶的配方,如果不是大皇子負責最後的配製。那以後自然是沒有其他配方的了。”
說到此處,沈清夕的臉上浮現了一抹怪異的表情,稍微停頓後,才又說道:“原來是我疏忽了,現在卻突然想到,以皇上多疑和猜忌的性格。未必不知道花草茶的事情是出自我們的手筆,如果皇上知曉此事,又在乎花草茶所帶來的利益。他應該會讓大皇子在此事中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我覺得第三種可能幾乎沒有發生的可能。”
顧照棠沉吟片刻,方才道:“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這件事沒有一兩個月是不會有結果的,怎麼也要等到年後了。且年後春暖花開之際,收集花草也是十分容易之事。我們且靜觀其變吧。”說罷,攬了沈清夕入懷,“不早了,快睡吧。”
沈清夕不由在心中再次感嘆皇上的心思,這時機選的恰到好處。
且不管外面是如何的熱鬧,沈清夕此後只安心在家中理事,快到年底了,外面鋪子裡的掌櫃都要進來對賬,莊子上的管事也要來回報一年的產息狀況,沈清夕每日都要忙著看賬本,歸攏帳息,公中的賬務,自己的嫁妝,日子過的十分忙碌。
臘月中旬的時候卻收到了沈清歌的信,這也是她隨著李潁川上任後的第一封信,信是隨著她打發回衛國公府送年禮的人一塊回來的,李潁川任了西北安定府平涼縣縣令一職,沈清歌攜子隨夫上任算算也有將半年的時間了。
沈清歌先是在信中敘述了平涼縣當地的風土人情,平涼地處西北,氣候乾燥又少雨水,風沙也大,孩子到了平涼後由於水土不服就大病了一場,因此拜託沈清夕為她備些好的藥材及孩子常用的方子,沈家眾兄妹中就只有沈清夕懂醫理,這種事情確實託給她是最合適不過了,沈清歌在信的末尾說她又有了快三個月的身孕了。
沈清夕看了信之後十分高興,從沈清歌的信中不難看出,她雖抱怨當地氣候不佳,日子卻過的十分舒心,想想也是,沒有公婆在上面壓著,她和李潁川感情又好,日子過的自然舒服。
按照沈清歌的要求挑了些對孕婦和孩子好的藥材,又親自寫了幾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