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是想讓她進宮勸勸蕭昱的,但這件事蕭昱既然和顧照棠商議過了,說明兩個人都認為此事可行,就是她自己也覺得蕭昱說的十分有道理,這種情況下自然沒辦法開口勸說蕭昱,看到皇后的臉色微微一變,她忙開口勸道:“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臣妾知道娘娘的憂慮,可臣妾不得不承認大皇子說的十分有道理,如果四皇子的出事只是個開始的話,那麼背後之人定然還有後招來對付其他的皇子,不管是在宮中還是在外面,都不能阻止他們的計謀,與其這樣,還不如出去,我們好好佈局一番,這樣就不僅僅是我們在明他在暗了,相反因為他們猜不透我們的佈局反而會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妄為,對大皇子的安全反而有利。”
“再者,臣妾認為娘娘無需過於擔憂大皇子的生命安危,此次賑災是個好機會,一來可以讓大皇子體驗民間疾苦,二來此事如果辦好了,可以讓大皇子在皇上面前立下一功,又可以讓天下百姓感念大皇子,俗語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對大皇子來說實在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別人必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臣妾倒覺得大皇子如果出宮賑災,他們倒不一定非的傷害大皇子性命,相反,他們有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破壞賑災事宜。以破壞大皇子的名聲,這樣反而分散了敵人的注意力,但如果大皇子留在宮中的話,他們能想的主意多半還是傷害大皇子的性命。”
見皇后的臉色逐漸變緩,知道她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沈清夕又接著道:“大皇子不在後宮,宮裡就只剩下兩位健全的皇子,這樣的局面反而有利於皇后娘娘去著手查背後之人的真面目,免得因大皇子在宮中,娘娘既要顧及大皇子的安危。又要防範敵人的冷箭,顧此失彼,反而不好。”
皇后摩挲著手上的雨過天青色彩釉茶盞。似在思考沈清夕的話,半晌才嘆道:“倒是本宮短視了,你說的確實有道理,昱兒留在宮裡,背後之人確實會想辦法害他性命。出宮賑災反而有可能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就成了一場賭局。”說到此處,皇后的臉上浮現了一抹冷笑,“我們只能贏,不能輸,昱兒。你有把握嗎?”褪去了作為母親的本能擔憂,皇后又變回了那個充滿戰鬥力的後宮女人。
“母后你放心吧,兒子會盡全力。我們不會輸的。”蕭昱的臉上一片嚴肅之色,說罷,又笑著對沈清夕說:“就知道讓姐姐進宮定能說服母后。”
原來讓自己進宮是蕭昱的主意,沈清夕柔聲道:“皇后娘娘是一片拳拳愛子之心,否則娘娘哪能看不出其中的利害之處。只是,臣妾還是覺得皇上的態度十分蹊蹺。是什麼讓皇上的態度改變了?娘娘,最近宮裡有發生什麼大事嗎?”
皇后搖頭,語帶遲疑,“宮裡除了四皇子這件事之外,並未有其他的蹊蹺之事發生,本宮想多半是前朝有什麼事,讓皇上的想法發生了轉變,你知道,後宮不得干政,本宮對前朝之事並未刻意打聽,現在看來倒是本宮失誤了。”因說著,心裡便暗暗盤算是否讓自己的母親進宮來交代一聲,以後讓父親在外面多注意一下前朝的動靜。
如果後宮沒事,定然是前朝出了什麼事,沈清夕想著回頭問問顧照棠再說,“娘娘多留心些是好事,尤其是大皇子出宮賑災後,娘娘更要關注宮裡的動靜,有任何蛛絲馬跡都有可能牽扯到在外面賑災的大皇子的安危,娘娘一定要慎重。”
“嗯,這點本宮心裡有數,就讓我們母子兩個,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內,一起打贏這場仗。”皇后的語氣中有著十分的堅決和遇佛殺佛,遇神殺神的勇氣。
沈清夕想任何一個母親,但凡遇到自己孩子有危險的時候總是能激發出她們的潛能,更何況是皇后,一旦大皇子出事,意味著他們母子後半生都可能沒有指望了。
“至於出宮賑災之事,昱兒說他和顧照棠已經商議過了,你向來是有主意的,回去和顧照棠商議看看是否有遺漏之處,記得提醒他們注意。”皇后吩咐沈清夕,待她應下後,才有囑咐蕭昱:“此次跟著出宮賑災的人選,雖說定然是皇上指派,但那些人可用,那些人需防著,你也要做到心中有數才是,出了宮,母后幫不了你,萬事自己都要留心才是。”
“母后放心吧,兒子省得。”蕭昱明白皇后的擔憂,一一應下不提。
從宮裡出來時天已經半黑,馬車出了宮門口,簾子就被掀開了,進來的人帶起一道冷風進來,卻是顧照棠下值了。
夫妻兩人對視一眼,沈清夕先開了口,“你要跟著大皇子出去賑災,這件事怎麼不早點跟我說?”
“也是今天早上進宮後才和大皇子商議的,這不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