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水平放在這裡,自己搞計算機?陳兆軍想都不敢想。
有了傳呼機。當然得先打電話通知家裡。於是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過去,是張桂梅接的,陳兆軍說了自己買了一個傳呼機的事,同時把號碼告訴了張桂梅。張桂梅聽了半天也沒搞明白傳呼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不過這不影響她明白傳呼機的功能,張桂梅知道,以後要是再要找陳兆軍就好找了,只要打他地傳呼機就行了。還是陳兆平的資訊量要大一些,當陳兆軍告訴他自己配了一部傳呼機的時候,陳兆平不禁為之乍舌,他可是知道,別看不過是一個煙盒大小的小東西,價格可是貴得嚇人。陳兆軍聽到大哥地說法。不禁有些後悔。應該給大哥也買一個,這樣大哥也方便一點。其實這也不奇怪,陳兆軍本來就是用慣了手機的人,一個傳呼機還真沒放在他的心裡,關鍵的是他知道,過不了兩年。傳呼機就會形成普及,然後就將迎來大哥大的天下。結果陳兆軍提出要給陳兆平買一個傳呼機的時候,陳兆平非常果斷的拒絕了。他的理由很簡單,一個是他用上這個東西,肯定影響不好,特別是他在這樣的單位裡。其次就是,如果有必要,**中央辦公廳會很快為大家裝備上傳呼機,所以陳兆軍沒有必要幫他買。陳兆平地這個說法到讓陳兆軍很是佩服,他知道。類似於傳呼機、手機這樣的即時通訊工具是一個雙刃劍,方便了自己的同時,更多的是方便了他人,到時候,連躲都不知道忘哪裡躲……
有了傳呼機,陳兆軍的聯絡方便得多,美智子就是遠在日本,也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陳兆軍了。不過這一段時間,按照陳兆軍地指令在日本進行房地產操作的美智子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心跳中。“兆軍房地產公司”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大家基本上都不需要想太多,反正就是瞄準有價值的地區,用最短的時間將它給買下來,然後根本就不做考慮,轉手就把它抵押給銀行,接著用套出來的錢再去買地,如此迴圈。日本的一些相關城市規劃部門都很奇怪,這個“兆軍房地產公司”簡直是在用驚人的速度發展著,而且報上來的建設專案也是千奇百怪。要是說想在郊區蓋幾棟別墅而買地,這也無可厚非,可是他們想不通,“兆軍房地產公司”在近郊蓋小型圖書館、學校什麼的有什麼意義?難道會有人為了看書跑那麼遠?置於學校就更是搞笑地事,選的地方風景還行,可是未免也太少人了。誰會那麼遠把孩子給送到那裡去?不過幾個月以後這些負責城市規劃的人開始發現。“兆軍房地產公司”似乎是在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辦法,四處出擊,如果城市迎來一次大的發展的話,不管從什麼方向發展,“兆軍房地產公司”的地就會像一塊骨頭,卡在了最關鍵的地方。不過這個時候,日本的城市規劃官員並不著急。因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兆軍房地產公司”的運作方式,他們的基礎資金並不大,只是不斷的利用現有土地作為抵押物,拼命
行貸款。然後利用貸款購置新地土地。這種運轉方一種快速發展模式,但是風險極大,萬一在他們的資金鍊斷裂之前還不能將手上的土地買出去的話,那麼這個“兆軍房地產公司”將迅速被打回原型,變得一無所有。
以上這些道理不光日本相關城市規劃部門知道,美智子和她的團隊也是知道的,眼見著“兆軍房地產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快,手上囤積的土地也越來越多。可是相對的,他們地資金壓力也開始大了起來。隨著貸款數量的增加,美智子不得不通知陳兆軍,將他投在證券市場上的錢拿來填補房地產市場上的窟窿。一開始這個情況還不是很嚴重,可是到了8底的時候,陳兆軍也有點頂不住了。
—
陳兆軍之所以敢進行這樣的土地囤積,唯一的憑藉就是“廣場協議”的簽訂。問題是陳兆軍不記得到底“廣場協議”是什麼時候簽訂地。於是制定計劃的時候,時間上就有些把握不好。眼看現在都已經到了8底了,還沒有“廣場協議”的訊息,陳兆軍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記錯了“廣場協議”的時間。要不就是因為蝴蝶效應,根本就沒有什麼“廣場協議”了?要是這樣,陳兆軍這次作弊可就算完全失敗了。為了留下一點資金東山再起,陳兆軍覺得是不是該停止土地專案,將這一部分資金投入到美國證券市場上。因為他知道,自己在日本地所以投資的基礎都是以“廣場協議”為基礎的,要是沒有了“廣場協議,一切就沒有必要了,還不如把錢丟到美國證券市場上去。選擇幾個增值潛力大的股票進行長線投資。這樣也可以很快的挽回自己在日本的損失。就這樣,在一個新的短期還款週期開始的時候。陳兆軍跟美智子長談了一次,主要目的就是探討是否值得繼續在“兆軍房地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