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隨喜考慮的完全兩個想法。
不過還沒來得及再辦一場喜事,在正月初十這一天,老侯爺一早起床的時候,就讓隨喜給他搬了一張太師椅到庭院,面朝北方,庭院的花圃春意盎然,陽光柔和,春風暖和。
坐在太師椅上,面朝北方,老侯爺閉上眼睛,跟隨喜說起了他當年馳騁沙場的威風,說起當年跟在他身邊的屬下已經一個一個離開人世,唯有他還在回憶當年。
隨喜安靜地站在他身邊,鼻子有些發酸,似乎有了某種預感,她感到了惶恐的傷痛。
“隨喜,將來這天下若真姓李,你一定……一定要讓顧家永無後顧之憂,莫要重蹈覆轍。”顧老侯爺低聲叮囑,“雖然他們不一樣,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尤大哥真的當了皇帝,他一定不會像趙普一樣的隨喜心裡非常肯定,可是她又不知道怎麼跟老侯爺說。
“祖父,你放心,我們都會好好的。”隨喜低聲地說著。
顧老侯爺微微一笑,“李尤煬……希望不會讓老夫失望。”
風,輕輕吹過,老侯爺的手慢慢地抬了起來,“本來還想回到西里城再走的……”
“祖父”隨喜傷痛地叫了一聲。
顧老侯爺的手無力地垂下,氣息漸弱,漸漸離去。
隨喜悲慟地嗚咽一聲。
老侯爺病了數年,背井離鄉來到南玉城,身體本來已經油盡燈枯,只是為了見顧衡一面,才讓自己尚存一息,如今他心願已成,自然再無牽掛。
顧夫人和顧衡聞訊趕來,一家人無盡悲傷。
顧衡跪倒在老侯爺腳邊,所謂男兒有淚不輕流,只是未到傷心之處,他自小就養在老侯爺身邊,對老侯爺的感情不同他人,如今老侯爺死在異鄉,作為子孫,他心裡的悲慟無法形容。
李尤煬和青居師徒也來了,顧老侯爺一生威名遠播,有無數門人,沒想到最後會以亂黨的身份死在南方,這讓不少人心中慼慼然。
顧老侯爺的葬禮不特別隆重,設了七天靈堂,然後入殮,蓋棺,下葬。
這些天,顧衡一直都守在靈前,隨喜知道他心裡傷痛,只是在一旁默默陪他。
老侯爺的棺木下葬之後,顧衡就收起了心中的悲痛,全心投入反攻大元的戰爭中。
正月二十,顧衡和李尤煬兵分兩路,開始向北方的城池進攻,青居真人跟隨李尤煬出征,作為軍師在幕後指點,跟隨顧衡出征的,是端木雲。
這支一開始出師無名,如今以剷除暴君為名,勢如破竹向京城進發了。所到之處,百姓不無傾力相助,特別是青居真人是前朝十三皇子的身份被公諸於世之後,更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援。
而顧老侯爺以前的門人也在各處使力,如今趙普要面對的不止是青居他們的反攻,還有各處文人才子的散播謠言,可謂內憂外患,不過數月,北方的城池就失去了大半。
轉眼又到了冬天,趙普的軍隊節節敗退,如今只守著京城周圍的幾個城池在和李尤煬他們對峙,而顧衡從西邊進攻,已經率領了十萬軍隊準備匯合李尤煬。
因為顧老侯爺一直希望死後能夠葬在故鄉之地,隨喜知道再過不久,顧衡一定會將西里城拿下,便與顧夫人商量,決定啟程回西里城,帶著顧老侯爺的遺願回到故鄉。
羅惠雲記掛烏黎城的雙親,不知羅家能不能避過這場戰爭,很想回去看看,所以也決定要一起回到北方,端木悅自然也一同回去。
於是,一行人開始了回程。
途經南溪城,他們遇到了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見面的故人。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七章 故人(中)
第二百二十七章 故人(中)
他們所經過的城池,都已經歸屬到起義軍的管轄之下了,隨喜拿著青居之前給她的玉佩,所到之處,無不對她萬分恭敬的。
來到南溪城的時候,她們原本也沒想要住下,只是剛好就在這時候顧夫人染了風寒,不適宜再繼續在路上顛簸,只好在這裡休息兩天。
駐地的起義軍將她們安排進了原來城主的大宅裡,也就是已經被打成普通老百姓的鄭城主的官宅。
剛安置好行裝,隨喜替顧夫人診脈,施針之後吩咐夏蘭去抓藥。
夏蘭對南溪城不熟,便讓在內院當差的一個管事娘子帶她去抓藥,在路過一間米鋪的時候,突然就聽到了一道熟悉的尖銳的聲音,詫異看了過去,便見到一個身材臃腫,臉色蠟黃的大娘在扯著喉嚨罵自己的丈夫。
“